探秘漏底古村:藏在赣东北的世外桃源


东山一抹朝阳红,

石舍遍地斑驳金。

借得炊烟一袅袅,

世外桃源又一村。

再忙,都要去行走。把所有的烦恼、把自己放逐在大自然的本色中,亲近最原始的生活。

从北京出发,乘高铁直达玉山南站,再驱车40分钟,穿过20公里的蜿蜒山路,便能抵达隐匿于山涧的世外桃源——漏底古村落。

在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双明镇,藏着一颗遗世独立的明珠——漏底古村落。它宛如被时光遗忘的秘境,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村落坐落在太甲山东部,地处玉山县东北方向,隶属双明镇陶源村,海拔约500多米。这里仅有50多户人家,100余人口,500多亩田地在青山的怀抱中,静谧而安详。

漏底村被连绵山峦紧紧环抱,神奇之处在于,虽不见溪流奔涌向外,却从未有过积水成患。仿佛大地在此处裂开一个巨大的漏斗,将雨水悄然吸纳,“漏底村”之名也由此而来,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踏入村中,典型的江南民居便映入眼帘。泥墙黑瓦,木结构的三架屋、五架屋错落有致,古朴而典雅。古老的石板路纵横交错,像脉络般串联起整个村庄,每一块石板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这里是喀斯特地貌的天然博物馆,形态各异的石林,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千姿百态的溶洞,仿佛藏着无数的秘密,每一处景观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时光的故事。

作为天然的动植物天堂,漏底村拥有“活化石”红豆杉、千年紫薇,还有名贵中药材七叶一枝花、杜仲等珍稀植物。山林间,百鸟婉转啼鸣,黄鹂、百灵的歌声此起彼伏,与风声、树叶声交织成一曲动人的乐章。此外,千仞百丈的石城,以及那千年难解的水漏之谜,更为这个村庄增添了神秘的面纱。

漏底村西高东低,山水汇聚于此却不见出口,然而神奇的是,这里从未发生过水涝。曾有人好奇,在村中的水中倒入谷糠,竟在山下水口处发现了谷糠的踪迹,这也让水自村底漏出的猜测愈发引人遐想。

这里远离城镇的喧嚣,保留着最纯粹的质朴与宁静。没有汽车的轰鸣,没有工厂的异味,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没有高楼大厦的压迫。只有低矮的瓦房、翠绿的山野、自在漫步的鸡鸭,以及散发着芬芳的泥土,弥漫着浓郁的乡村气息。

村民们沿袭着古老的作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天播种希望,秋天收获喜悦;夏天享受山间的清凉,冬天沐浴温暖的阳光。邻里之间鸡犬相闻,夜不闭户,一家有喜,全村同贺;一家有难,众人相帮,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画卷。

漏底山高林密,青山连绵不绝,奇石与怪水相映成趣,风光旖旎。村民们居住在黄泥筑就的土房和清代木结构房中,村前屋后,石林耸立,古树古藤缠绕,充满了古朴的韵味。青石板小道蜿蜒曲折,通向每一户人家,仿佛在邀请人们走进这份宁静,感受岁月的静好。

由于曾经交通不便,这里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却也因此完好地保留了20世纪50年代的原生态风貌。走进村落,不少老屋大门紧闭,居住的大多是老年人,他们守着几亩薄田,养着鸡鸭,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时光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漏底古村落历史悠久,景色清幽古朴,古民居、古家具保存良好,已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如今,它正迎来科学的保护与开发,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村子东面,一堵100多米高的山墙如天然屏障般将村口围住,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山上怪石嶙峋,有的似猛虎下山,有的如雄狮怒吼,有的像蛟龙腾飞,有的若雄鹰展翅,构成了漏底村独特的景观。北面山脚,有个仅容一人进出的神秘山洞,夏日洞内凉风习习,寒气刺骨,人难以久立,村人称之为“风洞”,给这个古村落又增添了几分神秘。

往东北上行,有个叫上陶村的自然村,几户人家零星散落,几块田地相依相伴,在这里,只要喊上一声,便能得到回应,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一条千年古道盘旋于谷岭之间,承载着岁月的沧桑,见证了过往的繁华与兴衰。往东南下行,坪地自然村映入眼帘,它形似漏底,地少山矮,从西山上俯瞰,平坦如坪,故而得名。继续往东南下行,郭公书自然村也有十几户人家,泥墙瓦房错落有致。相传这里由郭姓人氏开辟,村人尊称开山祖为“郭公书”,一段段传说,为这个地方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漏底古村落,就像一本古朴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个角落都藏着惊喜,等待着人们去翻阅、去品味、去探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标签:玉山县   谷糠   青山   自然村   木结构   错落有致   村落   世外桃源   古朴   岁月   神秘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