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血液学学术会议:以临床痛点为导向、以研究进展为支撑,共探学科发展新路径

一世纪悬壶济世守初心,百十载厚道相传启新程。自创立以来,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已历经110年风雨洗礼,始终坚守“爱国为民、崇尚学术、弘扬医德、竭诚服务”的核心宗旨,以不懈努力推动中国血液学事业在传承中突破、在创新中前行。2025年,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血液学学术会议如约而至,以“传承・创新・融合・卓越”为主题,汇聚全球血液学领域顶尖力量,聚焦血液学前沿方向与临床关键问题,搭建起高质量的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平台。

9月13日,大会进入精彩的第二天议程,主会场与造血干细胞应用、白血病・淋巴瘤、红细胞疾病、骨髓瘤、抗感染、血栓与止血、实验诊断学、淋巴细胞疾病、中西医结合、护理、罕见病、智汇青年分会场同步开启,多维度覆盖血液学临床诊疗、基础研究与学科建设重点。各会场内容均亮点纷呈、干货满满。医脉通特别整理了主会场及部分分会场的精华内容以飨读者。

主会场

今日8时,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血液学学术会议开幕式准时启幕,为整场盛会拉开序幕。开幕式圆满结束后,当日会议议程随即有序展开。作为当日议程的核心,主会场聚焦血液学多领域关键进展与临床痛点,专家们围绕七大重点主题展开深度汇报:在免疫治疗领域,专家紧扣技术突破方向,分享免疫新靶点的发现成果与新型免疫治疗的研发进展,同步解析这类创新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空间与实践落地路径;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汇报聚焦疾病治疗前沿策略,系统梳理当前最新诊疗方案及对应的疗效数据,为临床选择提供清晰参考;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领域,专家则回顾其诱导治疗的发展脉络,通过对比不同阶段的治疗理念与方案差异,进一步探讨未来优化方向;围绕重症感染所致凝血异常这一临床难题,汇报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新机制,为后续临床干预提供理论支撑;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专家以大数据为核心支撑,探索 “精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创新技术(X)”的诊治新范式,助力推动移植诊疗向精准化方向发展;针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汇报梳理疾病最新治疗进展,明确不同方案的适用场景与优势;而在多发性骨髓瘤领域,专家重点聚焦功能性高危患者,详细讲解这类患者的识别标准与个体化治疗进展,为提升高危群体诊疗效果提供切实思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精彩瞬间

造血干细胞应用分会场

造血干细胞应用分会场聚焦移植诊疗的临床痛点与技术优化,为提升移植疗效与患者管理水平提供实践思路:针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这一移植后关键并发症,专家重点汇报生物学标记物的临床应用研究成果,解析其在疾病早期识别、风险分层及疗效监测中的实用价值;围绕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本身,汇报聚焦新方法研发与应用,阐述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助力移植疗效改进,覆盖预处理方案优化、干细胞输注策略等关键环节;考虑到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对患者长期生活的影响,专家强调需重视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估体系构建与个性化管理方案,探讨如何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保障患者生活品质;针对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移植需求,汇报深入探索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程化管理模式,从术前评估、移植实施到术后随访的全流程梳理优化策略;面对老年髓系肿瘤患者移植耐受性差的问题,专家分享老年患者移植体系的优化探索成果,包括患者选择标准、移植方案调整等内容,为这类特殊人群的移植治疗提供参考。

白血病·淋巴瘤分会场

白血病・淋巴瘤分会场聚焦常见白血病类型的诊疗进展与药物应用。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汇报了聚焦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梳理各类靶点药物的研发进展、临床疗效数据及适用人群,解析其在AML精准治疗中的应用策略;围绕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专家结合最新临床证据与指南推荐,系统分析不同阶段CML患者的治疗选择逻辑;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汇报总结近年治疗领域的突破进展,涵盖化疗方案优化、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等方向,为提升ALL患者缓解率与长期生存率提供思路;此外,专家还围绕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治疗,深入解读JAK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价值,包括药物疗效、安全性管理及个体化用药策略,助力MPN患者治疗方案的科学制定。

红细胞疾病分会场

红细胞疾病分会场围绕骨髓衰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溶血性贫血等核心疾病,聚焦诊疗理念更新与研究突破:针对骨髓衰竭症,专家分享领域内的新理念,涵盖疾病病因认知、分型标准优化及诊疗策略调整等内容,助力临床对这类疾病的精准把控;在分子诊断技术普及的背景下,汇报聚焦分子时代MDS的诊断,详解基因检测等分子手段在MDS诊断、分型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要点;围绕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重点呈现突破性溶血研究进展,解析新发现的溶血机制及对治疗策略的指导意义;针对炎症性贫血,梳理疾病诊治的最新进展,明确病因筛查、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选择的关键逻辑;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领域,汇报兼顾基础与临床,既分享疾病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成果,也总结临床诊疗的优化方案;针对MDS治疗,系统梳理近年治疗领域的突破,包括药物研发、联合治疗方案探索等内容;此外,专家还围绕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讲解疾病诊断标准、治疗药物选择及疗效监测方法,为临床规范诊疗提供参考。

编辑:Cherry

排版:Nicole

执行:Nicole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科技   血液学   研究进展   导向   路径   学科   学术   会议   疾病   白血病   患者   专家   疗效   领域   方案   淋巴细胞   进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