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凭借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一直是国内外游客最青睐的旅游胜地之一,已经火了几十年了,但近些年虽有些走下坡路,但要说巨额亏损,还真没几个人相信。近日,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年报称,在过去的2024年度,该公司净亏2亿,自2020年以来已累计亏损10亿,在国内旅游热蓬勃向上,很多景区人满为患的背景下,桂林旅游守着大把好美景,坐收巨额门票,居然还做到亏损,桂林文旅这是怎么了?
桂林坐拥中国最美山水。桂林旅游出现巨额亏损,并不意味着美景不再或游客不喜欢,桂林山水在中国可以说是别具一格,这里的喀斯特地貌密集度全国独一无二,山水景观不可替代,而且作为老资格的旅游城市,桂林有成熟的旅游市场,出行便利,物价也算亲民,游客对桂林自然风光从来是赞誉有加,桂林旅游的底色真是无可挑剔。
桂林旅游模式太老套缺少新意 。桂林旅游核心景区就是桂林山水 ,在过去观光游时代游人如织,依靠门票就业绩良好,但近几年文旅新业态不断涌现,全国都开始从观光游向沉浸式休闲度假游转变,而桂林旅游未能及时迎合这个变化,适时进行服务创新,还单纯依赖门票和收费经济,未能及时向文创体验等高端业态转型,对本地的壮族文化、桂剧、渔火传统等精髓挖掘不足,无法让游客获得沉侵式的旅游体验。
以同样是老牌旅游城市的西安为例,通过打造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等创新文旅项目,还有美食文化的发扬光大,塑造了全新的旅游爆发力。
同质化竞争削弱了桂林的旅游特色和影响力 。桂林是中国最早的旅游胜地,其喀斯特地貌作为其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最早被国内外游客所熟知 ,但今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同样有南方喀斯特地貌的贵州、云南等地,也通过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影响力,开发依托喀斯特地貌的旅游景区,不少地方甚至以“小桂林”自居,同质化竞争和旅游分流加剧,导致桂林在传统项目上的优势被削弱。
桂林的旅游配套与设施落后。桂林在旅游配套环境与设施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景区设施陈旧,甚至破烂不堪,景区周边环境各种脏乱差。阳朔风景美如画,但其交通之差还不如贵州、云南一些贫困县;漓江、阳朔等热门景区间缺乏高效公共交通,旺季拥堵严重;许多景区至今仍未采用静音讲解设备;无障碍设施缺失,漓江游船、溶洞景区等对老年、残障游客不友好;购票导览系统落后,多数景区仍依赖纸质地图,缺乏智能语音导览、AR实景导航等现代技术,极大地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
负面报道时有发生,破坏了桂林旅游形象。这几年,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关于桂林旅游乱象的曝光帖此起彼伏,桂林高铁站、火车站拉客现象严重,游客下车便会被围堵推销;在阳朔打车,130元的车程被要价250元;在阳朔20元人民币取景地,优质拍照位被霸占,拍照需支付费用;遇龙河竹筏漂流存在索要小费现象,不给小费船夫服务态度很差 ;以2023年阳朔某啤酒鱼餐厅天价鱼事件为典型的强制消费、宰客现象等,负面新闻的频出 ,让很多游人发出了“桂林,除了风景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的感慨,这种乱象严重损害了桂林旅游的品牌形象。
旅游文创产品开发薄弱,环保有待加强。桂林缺乏旅游文创产品的深入开发,到处充斥的都是小摊小贩卖的千篇一律的纪念品,每个景区都在卖三花酒、桂林米粉、罗汉果、绣球,包装和品质趋同,缺少高端化、文创化升级,甚至有大量低价团充斥市场,通过玉石店、丝绸馆等购物回扣盈利,导致游客体验差。桂林当地一些自然景区污染严重,阳朔部分河段因过度开发导致原生态破坏,旺季时遇龙河、十里画廊沿线垃圾堆积,清洁效率低,民宿污水存在直排问题,环境维护有待加强。
商业化开发太严重。如今的桂林到处都是人工开发痕迹,自然景观被人工设施包围,如漓江沿岸密集的民宿、餐厅破坏了山水田园的幽深意境和静谧氛围;很多景点私人开发,用高回扣吸引旅行社和旅行团,而传统景点门可罗雀;商业化严重,阳朔西街、东西巷等街区已沦为义乌小商品市场,售卖的商品高度雷同,缺乏本地特色。
旅游公司自身管理原因。作为桂林旅游龙头企业,桂林旅游股份公司业务涵盖了景区、游船、酒店及交通运营一条龙服务,连续几年的资产减值缩水,暴露出该公司战略决策失误、资产质量恶化和管理机制滞后的问题,盲目铺摊子,投资项目失误,运营水平不强,吃空饷的太多,叠加环境变化,导致资产大幅缩水,暴露出传统国企的典型病症。
小编走过很多山水名胜,但实话实说 ,最美最难忘的一定有桂林和阳朔,一个坐拥大把美景,却挣不到钱,还整个巨额亏损,实属不该,不得不说桂林文旅应该深入反思,不能再躺着吃老本,捧着金饭碗要饭,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欢迎关注慕士塔格的季风,让我们一起去看世界。
更新时间:2025-04-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