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底村的小酒馆里,一群村民演员正对着摄像机学习走位;疍家墟的年例广场上,剧组工作人员忙碌地布置场景。微短剧这把火,正在茂名两地形成两种不同的文旅融合模式。
11月13日,微短剧《逆风翻盘》在茂名南海岛疍家墟年例广场举行开机仪式。该剧由茂名新城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江门市麦氏影视有限公司、茂名珊瑚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广州伽壹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及广州烽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五大实力机构联合出品,并获得茂名(滩底)微短剧经济服务中心的协拍支持,极大地推动了微短剧产业与茂名地方文旅融合发展。

微短剧《逆风翻盘》在疍家墟年例广场开机仪式现场。
微短剧:茂名文旅融合新赛道
今年8月30日,“短剧无界·共融未来”2025乐巴乐卡系列微短剧推介会在柏桥服务区美荔阁举行。活动汇聚了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微短剧与文旅融合的无限可能。
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张全欣在推介会上表示,微短剧不仅能带动地区宣传、促进“三农”经济发展、吸引人才扎根,还可向影视剧、电影领域综合发展。他认为,微短剧对经济、宣传、文旅等方面有着关键作用。

在高州,村民积极参与微短剧拍摄群演,过足了戏瘾。
政策支持是梦想落地的土壤。在这场共创行动中,政府扮演着“制片人”角色——高州出台《推进滩底整村运营和支持“三农”微短剧经济发展工作方案》,围绕“中国‘三农’微短剧第一村”目标,构建全链条扶持体系。每年500万元专项资金精准滴灌:优质剧本和作品可申请扶持,高流量短剧每部最高可获15万元奖励。

高州滩底村围绕“中国‘三农’微短剧第一村”目标,正在努力构建全链条扶持体系。
在政策支持下,高州为滩底村量身定制“共富剧本”,以整村风貌提升为抓手,活化古荔园,融入荔枝文化,串联特色物产,推动千年荔乡与微短剧深度融合。一年来,茂名·滩底短剧经济服务中心已接待超150个剧组,300多名村民当过演员,产出了《荔乡新梦》《古荔新枝》《滩底00漆》等108部带着泥土芬芳的“三农”微短剧。
一村一墟:茂名微短剧的两种模式
茂名的微短剧与文旅融合发展,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却互相补充的模式。一种是滩底村的“‘三农’微短剧”模式,另一种是疍家墟的文旅主题拍摄基地模式。
疍家墟位于茂名市电白区南海街道晏镜社区塘霞村,面朝南海,背靠晏镜岭,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作为茂名市率先建成的乡村振兴样板墟,疍家墟融合了疍家文化、俚族文化、渔商文化。

依山傍水的疍家墟正蓬勃发展。
其中,电视剧《谯国夫人》剧景基地有福城就坐落在疍家墟里。这部在茂名取景拍摄的电视剧,完成了对当地影视拍摄基础设施的初步建设,自运营以来,有福城已发展成集文旅、影视、研学、商业、演艺为一体的沉浸式新文旅目的地。
值得一提的是,疍家墟的拍摄场景建设并未局限于历史题材。除了有福城的隋唐风格建筑,疍家墟还大力发展婚庆摄影产业,形成了多元化的拍摄场景矩阵。

融合了疍家文化、俚族文化、渔商文化的疍家墟给微短剧创造提供了丰富的场景。
如今,《逆风翻盘》的开机,是微短剧首次与疍家墟的融合之举,代表了文旅产业与新兴文化形态的有机结合,成为了茂名新城南海岛探索文化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次重要实践。
茂名华侨城滨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塘霞项目部经理吴沛华说:“我们期待该剧能为茂名新城南海岛打开对外的新窗口,同时,也期待更多微短剧项目落地南海岛拍摄制作,共同探索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可持续路径。”

《逆风翻盘》在疍家墟取景,成为了茂名新城南海岛探索文化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次重要实践。
撰文/拍摄:南方+记者 周梁
通讯员 关善文
【作者】 周梁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11-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