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深处月牙泉,千年清泉绝古今

“跟着边凡看世界”用镜头带你去看大漠深处月牙泉,千年清泉绝古今。

在中国西北沙漠地带,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 —— 月牙泉。它宛如大地的眼眸,清澈而深邃,静静地凝视着岁月的变迁与历史的长河。这一汪清泉,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探寻它的神秘与美丽。

酒泉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 ,简称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城南处,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有中门、东门、西门3个入口, 主要景点有第一泉石碑、夫妻柳、月牙泉、鸣沙山、药王庙遗址等。

月牙泉在汉代时称为沙井,唐代时称药泉,清代始称月牙泉,因形状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

月牙泉内游鱼成群,岸边绿草如茵。据传,泉中的鱼称 “铁背鱼”,能医治疑难杂病;草称 “七星草”,有催生壮阳作用。传说吃了鱼和草,可以长生不老,因此月牙泉又被称为 “药泉”。

泉边,白杨亭亭玉立,垂柳舞带飘丝,沙枣花香气袭人,丛丛芦苇摇曳,对对野鸟飞翔,风景美不胜收。

多元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孕育出了举世瞩目的 “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化瑰宝。而月牙泉,无疑是这片文化厚土上最为耀眼的自然奇观之一。

月牙泉长约 150 米,宽约 50 米,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它的泉水清凉澄明,味美甘甜。

在沙山的怀抱中,它已娴静地躺了数千年,虽常常遭受狂风凶沙的袭击,却依旧碧波荡漾,水声潺潺,堪称当之无愧的 “沙漠第一泉”。

“晴空万里蔚蓝天,美绝人寰月牙泉,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这首诗生动地描绘出月牙泉的绝美景色。

泉南岸台地上原建有娘娘殿、龙王宫、药王洞、玉泉楼、雷音寺等大片雕梁画栋的古建筑群,虽历经岁月沧桑,部分建筑有所损毁,但仍能让人感受到往昔的繁华与庄严。

月牙泉的周围是高高的沙山,鸣沙山在刮风时会发出声响,因而得名。这里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由于地势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埋没,被称为沙漠奇观。

鸣沙山的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山为流沙积成,沙垄相衔,盘桓回环。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此种景观实属世界罕见。其山东西绵亘 40 余公里,南北宽约 20 余公里,主峰海拔 1715 米,当人们从沙山上滑下时,沙子会发出嗡嗡的响声,仿佛是沙漠在低吟,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月牙泉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自古以来,这里便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无数商队、僧侣、使节在此驻足。他们在这里补充水源,休憩整顿,然后继续踏上漫长的旅程。

那些匆匆的脚步、悠悠的驼铃声,虽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月牙泉却见证了这一切,成为丝绸之路繁荣的见证者。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月牙泉也常常成为诗词歌赋的主题。他们用优美的文字描绘月牙泉的美丽与神奇,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更为月牙泉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游客可以骑着骆驼,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在悠扬的驼铃声中,感受大漠的辽阔与神秘。

在黄沙漫天的沙漠中,一弯清泉如翡翠般镶嵌其中,涟漪萦回,与周边的沙丘形成鲜明对比,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也可以登上鸣沙山,俯瞰月牙泉的全貌,欣赏那沙泉共生的独特景观;还可以参与滑沙活动,在飞速下滑的过程中,聆听沙子发出的奇妙声响,享受刺激与欢乐。

月牙泉却始终保持着清凉宜人的温度,成为避暑的理想之地。泉水边的大树投下一片阴凉,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休憩。

神溪月牙泉,位于浩瀚沙漠之中的一片绿洲,宛如一颗镶嵌在黄沙中的新月明珠。这里不仅是自然奇观的代表,更是四季变换中展现不同风貌的独特存在。

月牙泉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无论从哪个角度拍摄,都能捕捉到令人惊叹的画面。

月牙泉,这颗沙漠中的明珠,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顽强的生命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月牙泉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历史的馈赠,更是我们需要倍加珍惜和保护的宝贵财富。每一个来到月牙泉的人,都会被它的美丽与神奇所打动,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愿月牙泉的美丽永远延续,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继续向世人诉说着它的传奇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标签:旅游   大漠   清泉   古今   深处   千年   月牙泉   沙漠   酒泉市   奇观   文化   沙子   丝绸之路   景区   新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