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相机换一条命,真的值得吗?
5月3日,一名中国女游客在印尼海域深潜时溺亡,在87米深的海底被捞上来,年仅30岁。
事件发生后很多人为她感到不值,因为她下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体验风景,而是要找回遗落海中的相机,属实是因小失大。
更让人意外的是,知情人爆料女生有专业潜水经验,可为何还会溺亡在海底?
印尼,三十岁的张晓涵在潜水时,GoPro相机意外掉落。相机里,想必是她游历世界、精心拍摄的影像记录。
也许正是舍不得这些心血,她选择独自再次下潜搜寻。结果,人在八十多米深的海底被发现,没了气息。那台让她赌上性命的相机也找到了,据说还记录了她与海流搏斗的最后画面,绝望可想而知。
八十多米深海是什么概念?每下潜十米,身体便多承受一个大气压。八十多米,便是近九个大气压的重负,如同身上压着一辆小轿车。别说普通女性,即使专业潜水员,在如此深度也可能出现氮醉,判断力急剧下降。
听说张晓涵拥有潜水长资格,算半个专业人士。可大海的脾气,又岂是几张证书能轻易揣摩的?老话“欺山莫欺水”,总有其道理。她或许仗着专业知识,心存侥幸,以为努力一把就能寻回相机,谁知却为此付出了生命。
无独有偶,同样在印尼,另一位中国女游客在伊真火山的“网红树”旁拍照。那所谓的“网红树”,其实就是火山口边缘一棵孤零零的树,周围并无遮拦。
导游再三劝告其危险,切勿过于靠近。可她为了捕捉一个能惊艳朋友圈的完美角度,并未听从。结果,长裙意外绊倒,人从七十多米高的悬崖坠落,当场殒命。
这两起悲剧,都透着一股浓浓的“不值得”。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一台相机里的数据,为了一张可能获得点赞的照片。她们难道对危险一无所知吗?
恐怕并非如此,是那股“舍不得”的执念和侥幸心理在作祟,再加上如今社交媒体上“活出精彩给别人看”的无形压力,共同导致了她们在关键时刻的糊涂抉择。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更早的一件事,国内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在庙会兼职,上厕所时不慎将手机掉入旱厕。那旱厕颇深,还连着化粪池。女孩也是舍不得手机,试图自己打捞。
结果不幸坠入,被沼气熏倒,待人发现时早已回天乏术。一部手机,即便是最新款,又怎能比生命更宝贵?但在那一刻,她或许觉得手机里存有重要之物,或许单纯是舍不得那份钱财,总觉得再努力一下就能拿回来。
人们常常陷入一种“沉没成本”的怪圈。意思是在某件事上投入了时间、精力、金钱后,即使后来发现方向错误或代价过高,也不甘心放手,总期望再坚持一下便能回本或有所收获。
张晓涵相机里一路拍摄的影像,是她的“沉没成本”。伊真火山那位游客追求的“完美照片”,是她期待的“回报”。掉手机的女孩,那部手机本身就是她的“投入”。她们都想着“再试一下”,结果,这最后一下,却要了她们的命。
现代人热衷旅游,喜欢记录,这本是好事。然而凡事皆应有度。相机是用来记录美好的,而非催命符。美景是供人心旷神怡的,不是让人去冒险玩命的。
看看那些所谓的网红打卡点,有些地方确是风光旖旎,但也确实地势险峻。开发者在安全细节上或许考虑不周,或者认为越原始越能吸引游客。而游客呢,又容易被网络上那些精修过的照片和视频所迷惑,产生“别人行我也行”的错觉,从而忽视了潜藏的风险。
张晓涵的社交账号,据说已永远停止更新。但她用生命换来的那些影像,却仍在网络上被转发、被点赞。这样的关注,不知是该庆幸还是悲哀。人们出门看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开阔眼界,体验异域风情,还是为了收集一堆照片,向他人证明“我来过,我看过,我玩得很精彩”?
这些事件,也算提了个醒。切莫过高估计自身能力,也别低估大自然的威力。专业的事,当交由专业人士处理。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大海深不可测,高山险峻难攀,这些从来都不是儿戏。
那个“舍不得”的念头,务必学会克制。物品遗失,只要人安好,总有机会再挣、再买。生命一旦逝去,便真的一无所有。在“舍不得”与“保命”之间,这道选择题其实一点也不难。
出门在外,安全永远是首位。那些所谓的“网红打卡点”,倘若安全设施匮乏,或本身就处于危险地带,不去也罢。朋友圈的点赞再多,也换不来实实在在的平安。别为了一时的虚荣或冲动,将自己置于无法挽回的险境。
人们常说“人生如戏”,但生命这场大戏,可没有NG重来的机会。再高清的镜头,也记录不了重生的喜悦。所以,下一次举起相机,或面对某种诱惑时,不妨多问自己一句:这一下,值得用后半生去交换吗?或者,换个更直接的问法:这东西,真比我的命还重要?
张晓涵和伊真火山坠亡的女游客,或许都只是想记录和分享美好的瞬间,却因一时的疏忽或冒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们的遭遇,为所有热衷旅游打卡的人敲响了警钟。
张晓涵的社交账号永远停止了更新,但那些用生命换来的影像,仍在网络上引发议论。
这不禁引人深思: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为了体验世界的多彩,还是仅仅为了在社交媒体上证明自己的存在?当我们举起相机,对准那些看似诱人的风景或角度时,是否也应该扪心自问,这个镜头,是否值得用余生去交换?
风景常在,而生命只有一次。快门按下之前,这份重量,可曾掂量过?
这些所谓的网红景点,往往伴随着未被充分揭示的风险。卡卡班岛的热门潜水线路,水下暗流汹涌,对潜水者的技术和经验要求极高。伊真火山的壮美景观边缘,则潜藏着失足的危险。
应急管理部门曾多次发布旅游安全提醒,强调在海边要注意潮汐,在景区拍照切勿靠近危险区域。然而,为了“出片”,总有人选择性忽视这些警告。
物品失落固然可惜,但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水火无情,古人的告诫并非虚言,挑战未知的自然环境或忽视潜在的危险,都可能付出无法挽回的代价。
信息源:
一中国游客为捞相机命丧87米海底,光明网2025-05-07。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