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州生活三十余载,龙潭公园于我而言,曾是茶余饭后漫步之地,是接待远方友人的客厅,是记忆中那片熟悉的绿色背景。我与它相识已久,却相知甚少。
如今,卸下俗务,拥有大量属于自己的时光,我才蓦然惊觉:这片近在咫尺的山水,竟藏着诸多未解之谜。那所谓的“二十四峰”,其名字从何而来?它们有着怎样的性情与故事?我是否真正用自己的双眼,凝视过每一道石头的褶皱,感受过每一座山峰在晨昏四季间的呼吸?
于是,我决定踏上征程。这并非一次远行,而是一场“归乡”式的深度回访。我要用这闲暇的笔墨,与这二十四峰,逐一进行一场漫长而安静的对话。
叁· 轿顶山· 云崖侠影
时隔数日,再度踏入龙潭。若说仰狮山是伏地欲扑的豪迈,卧虎山是蟠踞小憩的慵懒,那么眼前的轿顶山,则是一位内功深沉的隐士——其名源于形,其魂却远超其外。

仰望轿顶山
登山路径不似前两峰的陡急,而是依着山势,斜斜地、长长地向上延伸,如一道垂落的天梯。石阶掩映在繁茂的林荫里,滤去了尘世的喧嚣,只留下鸟鸣幽静,山风习习。每登高一段,回身望去,镜湖与雷潭便如两块碧玉,被群峰温柔地捧出,龙潭之美,于此尽收眼底。

登山路径

途中回望,龙潭美景尽收眼底
正当气息微促,一阵空灵的音乐随风飘至。循声北望,邻峰顶上一座小亭跃入眼帘。几位中老年人正随着乐声锻炼身体,衣袂飘飘,与身后的云天山色浑然一体。那一刻,心中蓦然一动:这并非表演,而是他们与这片天地每日的对话,是山水滋养出的生命姿态。





然而,轿顶山真正的魂魄,在其东侧。
绕过主道,景象豁然剧变。一侧的山峰陡崖直立,如刀劈斧斫,石壁光洁得几乎不染尘埃,其险峻笔直,确有几分华山的风骨。而众人的目光,无不凝聚在那“轿顶”本身——一方巨石,俨然是天工安放于峰顶的冠冕。

赭石色的登山栏杆,如一道坚定的承诺,直引至巨石边缘。我扶栏而上,脚下是万仞虚空。就在那轿顶之巅,一株孤树从石缝中倔强生出,枝叶在风中摇曳,风声陈陈,如亘古的诉说。


而树下,竟坐着一位白衣女子。
她面朝东方层叠起伏的峰峦,静坐于巨石边缘,身形凝定如山的一部分。长风拂过她的衣角与发梢,那背影在苍穹与绝壁之间,散发出一种遗世独立的孤高。我一时怔住,仿佛闯入了某部武侠小说的扉页——那并非是来此赏景的游客,倒像是在华山之巅修炼的侠女,或是刚刚赴完一场江湖之约,正于此处静悟剑心。


此情此景,已分不清是诗、是画,还是一个遥远的梦。
在她的指引下,我终于也踏上那方巨石。当双足立于轿顶之巅,一种“山高我为峰”的豪迈感沛然充塞于胸。360度环顾,龙潭二十四峰如众星拱卫,碧水蜿蜒如带,柳州城郭在天际线上若隐若现。这视角下的震撼,超越了言语的边界,只觉得天地广阔,自身虽渺小,心神却已与这山水一同翱翔。


山高我为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美哉。龙潭!壮哉,大美柳州!






下山时,长风过耳,仿佛依旧裹挟着那抹白衣的孤影与巨石的沉默。那山、那风、那影,仿佛在此刻融为一体,向我低语:原来,轿顶山馈赠于我的,不止是登临绝顶的壮阔,更是这抹刻入心中的云崖侠影。它让我看见,山水之间,不仅孕育着自然的奇观,更承载着国人心中那份永不褪色的、关于纵情与超越的江湖远梦。

而龙潭的群峰,依旧静默,等待着我下一次的探访。
(2025年10月24日)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