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网友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留言,建议全面推进牡丹江市旅游消费。
网友
1、规划、修建、修缮全市主要旅游区至牡丹江市区、各县的公路,例如,牡丹江至镜泊湖的专项公路。该公路禁止除旅游大巴车外的大车通行,其中,牡丹江至宁安段为城际公路,方便牡丹江到宁安的群众日常通勤。另外,海林、林口、绥芬河等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也可参照修建旅游公路。
2、规划修建牡丹江市区至吉林省敦化市城际旅游公路,连接敦化-镜泊湖-宁安城区-牡丹江市区。吸引辽宁省、吉林省游客到牡丹江地区旅游。
3、重点规划建设牡丹江镜泊湖旅游区(含火山口森林公园)的日间和夜间景区游览项目。建议在镜泊湖投置大量小型游船,每个船搭载5-10名游客,在当地招募船夫手动划船,由于静音效果,游船体验感会明显提升。
且镜泊湖两岸的山上,要修建星罗棋布的亭台楼阁,包括以前存在的楼阁,都要对游客完全免费开放。楼阁里布置一些年轻人许愿的设施,吸引年轻人登山登岛。且所有亭台楼阁要有夜间灯光及激光灯束。
镜泊湖两岸、山间可以设置大量的酒店、民宿,设计大量湖景房,全部对游客开放,湖景房要尽量多的采用别墅式,有花园和游泳池,也可以采用中式庭院设计住宿。镜泊湖山间一些区域设计建设商业街,商业街为中式渤海国样式,定期进行唐代渤海国文化演艺节目。
3、在全市中小学实施春秋假,将暑假寒假缩短一半,放在3-4月,9-10月进行休假。保证全年四个休假期,可以释放全市教师和学生资源以及学生带动的家长参与旅游消费。由于学生和老师可以得到充分休息,且不会因为以往寒暑假过长的假期导致知识遗忘和疏于管理,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4、与吉林省延吉市等地市合作,联合打造两省共同参与消费的旅游线路,组织各个旅行社多设计两省旅游资源融合的旅游项目,互惠互利,吸引延吉市大量的旅游资源来牡消费。
5、建议在牡丹江江滨公园、人民公园、以及牡丹江市区比较长的沿江沿河街道,栽种大量的樱花、桃花、梨花。吸引游客免费赏花拍照,消费。学习武汉大学樱花、学习长春樱花岛等。
此外,在宁安海林周边县市街道、或者镜泊湖景区、或者通往各个主要景区的路上种植大量樱花树,都可以极大改善游客体验。总之,在全市各地要集中资金,选取重点区域有规划的种植各种花和树,开展赏花节、汉服文化节等节日。
官方回复
牡丹江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宁安市园林绿化中心
目前,牡丹江市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您建言关于全面推进牡丹江市旅游消费的问题,近年来,我局持续推动交旅融合发展,持续完善“快进漫游”交通网络,加快交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2025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计划完成投资13.5亿元,积极推进国道绥满公路、国道鹤大公路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农村公路项目建设,提升旅游景区交通便利性和可达性,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同时,积极谋划了牡宁城际、牡延高速等一批项目,现正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力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另外,我局强化旅游公路巡查,重点加强公路桥梁、连续下坡、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背阴坡等事故多发路段、易积雪结冰路段的巡查,确认安全设施齐全有效,标志、标线及减速带清晰完好。
强化道路除雪保通,针对通往雪乡、镜泊湖等景区公路,采用“以雪为令、边下边清、雪后彻清”“人歇机不停”连续作业方式,全力实现“见到黑色路面、见到道路路肩”目标,有效确保车辆通行安全顺畅。
市教育局对您建议的在全市中小学实施春秋假,将暑假寒假缩短一半,放在3-4月,9-10月进行休假事项进行了研究,目前,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您建议的事项,采取了以下措施:寒暑假是省教育厅统一安排,目前还没有统一调整,我们将严格遵循国家关于中小学寒暑假时间的统一规定,以保障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下步,市教育局将采取以下措施。
针对激发文旅消费潜力的建议,后续将结合现有假期特点,鼓励学校在非教学时段开展研学实践、劳动教育等活动,既维护教育秩序又助力消费升级。
宁安市园林绿化中心对您建言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目前,宁安市园林绿化中心高度重视您建言种植观赏性植物问题,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开展绿化建设,一是科学评估气候条件,经专业机构检测,我市属亚寒带气候区(冬季极端气温-30℃以下),远超樱花树种耐受极限(-15℃至-20℃),不具备樱花树存活条件;
二是优选本土适生树种,重点培育了8大类耐寒观赏树种,包括:榆叶梅(耐寒-45℃)、金叶榆(耐寒-40℃)、紫叶海棠(耐寒-38℃)、山杏(耐寒-40℃)等东北特色树种;
三是打造差异化绿化布局,已形成"一街一景"绿化格局:滨江公园糖槭红叶长廊、宁古塔大道榆叶梅金色大道、沿江街多彩海棠花径、新街路紫叶李景观带、中心东街金银忍冬彩叶大道等特色景观。
通过科学配植彩叶树种,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见彩"的景观效果:春季榆叶梅、山杏竞相绽放,夏季紫叶海棠、多彩海棠姹紫嫣红,秋季五角枫、花楸呈现层林尽染,冬季金银忍冬红果傲雪,全年景观观赏期达210天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旅游景观建设,一是稳步扩大彩叶树种覆盖范围,重点增植耐寒观赏植物;二是加强对古树名木的全周期养护,延续城市生态记忆;三是结合现有景观资源,开发“一带一路”特色赏花观叶主题游览路线。
来源: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