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吴家园黄河大桥即将开通的消息,心里很高兴,这意味着黄河上将耸立起一座新景观。增加城市美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给疏解交通做一点贡献。
是的,兰州的恶劣交通的背后,一半是因为地形狭窄先天不足,另一半就是因为黄河。
黄河固然给兰州融入了北方城市难得一见的水元素,带来“一条大河波浪宽”的美景,但也象一道天堑,将南北两岸割裂分开,造成天然的屏障,解决拥堵常见“循环”“纵横连通”等手段难以在这里套用。
特别是黄河纵贯兰州长径,分割得那叫一个整齐彻底,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架桥。
兰州应该是最具备发展桥文化的城市——别的地方架桥还可能是造景,在这里就是民生。
然而文化离不开经济基础,以兰州经济而言,实在难以承担巨额成本,因此多年过去,这里的黄河上依然只有8座桥(不含太远的深安桥,不再通车的中山桥,只用于高速的天水路大桥等等)。以2025年最新机动车保有量140万、每天动用60%计算,平均每座桥每天过车8.75万辆。这个令人窒息的数字折成现实,就是每座桥两侧都堵得满满的车辆长龙。
可以说,今天桥的问题已经成了兰州拥堵的主要因素之一。
除了桥的数量少,设计也极不合理,几乎每座桥的两端都直接连在了滨河路上,而不是跨越滨河路,车辆往来过河相当于截断了滨河路这个“大动脉”,反而降低了其通行效率。唯一的正面案例是小西湖大桥,利用立交较好地实现了“过河”和“正常通行”两不耽误——当然,也是近几年改造的。
除此之外,基本全是败笔——过河的过得不畅,通行的也通的憋屈。这一点,相信凡是自己试过、开车跑过,乃至路过看过的朋友们都深有体会!
包括元通大桥南侧,这么重要的路口居然还有人行道,极大迟滞了通行效率,简直滑天下大稽!类似这样的路口必须设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实现人车分离互不干扰,才能保证效率各得其所!
说这些的目的,还是想让在建的吴家园黄河大桥更科学合理一些,否则好不容易架了一座桥,又难以物尽其用,多少有点遗憾了!
话又说回来,即使再不合理,有也比没有强。对于兰州这样一个交通早以饱和,甚至严重超限的城市而言,每一分实实在在的努力,每一点切实可见的提升,都能在巨大的负荷下发挥出超然效益。
从这一点上讲,预祝并衷心希望吴家园大桥尽快建成!
更新时间:2025-09-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