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从“退化湿地”变身网红打卡地

来源:【闪电新闻】

视频加载中...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6日讯从“退化湿地”到“网红打卡地”,历经十年治理,承载“北国江南”美誉的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如今不仅水质稳定达Ⅲ类标准,更以优美的风光吸引八方游客,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位于桓台县起凤镇的猪龙河入湖口人工湿地,是猪龙河河水汇入马踏湖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为了保持水质的稳定达标,当地通过设置“生态滞留塘+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方式让河水实现了层层过滤,最终化作清澈的补充用水,缓缓注入马踏湖。每周三,淄博市生态环境局桓台分局的工作人员都会准时来到这里,对水质进行监测采样。桓台县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中心技术负责人李森说:“水质指标较以往均有所改善,化学需氧量保持在15mg/L左右,氨氮在0.3mg/L以内,能够稳定达到Ⅲ类地表水的标准要求。”

历史上的马踏湖,曾是江北罕见的“鱼米之乡”,水域辽阔、物产丰饶。然而工业化进程一度让这片湿地面临萎缩退化的困境。2009年,桓台县开启了一场历时十余年的生态保卫战,3亿元的真金白银投入,2000余亩六大功能互补湿地的建成,让马踏湖重现生机。如今的马踏湖,不仅成为了生态样板,更成为了旅游热门地。每逢周末和假期,游客和写生团队纷至沓来,欣赏秀美风光,体验湿地生态。游客张欣琪说:“这里不管是空气也好风景也好,我觉得都是蛮不错的,特别适合拍照打卡、发朋友圈,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非常舒适的旅行。”桓台县起凤镇华沟小学学生宋明坤说:“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了解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用我自己的努力,为家乡的生态环境作出一份贡献。”

而在水质变好的同时,生态修复带来的红利还在持续释放,马踏湖蓄水能力从原先的300万立方米飙升至2500万立方米,年均蓄水量达1100万立方米。淄博市生态环境局桓台分局副局长赵会君说:“目前,马踏湖湖区水质常年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近六年地下水埋深水位抬升5.2米。同时,我们还结合河湖特点,制定了‘一河一策’、‘一湖一策’水质保障方案,明晰各责任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密切协同配合,实现水质监管的‘靶向发力’。”

接下来,桓台县将持续深耕马踏湖生态资源,通过系统治理与生态修复,使芦苇荡面积逐步拓展至15000亩。同时,深度挖掘湖区独特的民风民俗文化,充分放大马踏湖的自然与人文优势,将马踏湖打造成为集生态保护、文化体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高品质生态文旅目的地。

闪电新闻记者 张润泽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旅游   湿地   公园   国家   桓台县   水质   生态   桓台   生态环境   淄博市   闪电   地表水   湖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