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要好的朋友对我说了件网上交友的事儿,听得我心头一紧,又忍不住感慨:这年头,连“艳遇”都开始走剧本了。于是,现在就把这个瓜送给大家尝尝。
一、朋友的经历
(为讲述方便,文中就用第一人称)
本人男,前两年到点退休,又把兴趣爱好捡起来,写一些旅游短文,配上自己拍的照片,在朋友群里或头条上发一下,为大家的闲暇时光增加点儿乐趣。
在头条上发文后,有的文章阅读量上千破万,点赞评论也不少。
最近,又去美篇看了看,上面有许多专栏,如记录旅游、摄影知识交流、往事回顾等等,分门别类。既可以展示自己的文章和照片,又可以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于是,我又开始在美篇上发文。
对我点赞的,一定回一个“谢谢”。如果对方“关注”了我,而他也发文发图、背景资料齐全,我也会“回关”,相互在第一时间可以看到对方的新作。但仍坚持一条原则:头像为青春靓丽、搔首弄姿的“美女”,又没有发自己作品的,一律不“回关”、不回复。
有那么一天,我正常浏览发文后的读者反映,有人问“老师是哪里人”。我看头像是个年轻女性,发了上十篇配照片的文章,主要是旅行的内容,国内为多。于是,我就回复了。
她马上自我介绍是东南沿海人(为避免地域黑,不说城市名),深圳上班,在一家著名的互联网公司从事技术工作,想和我交流旅游和摄影方面的体会。
我说,叫老师不妥,我就是一退休人员,写作和拍照纯属个人的兴趣爱好,谈不上专业。双方聊了几句后,双觉得投缘,相互点了关注。
一天后,她提出来因为不经常上美篇,日常一直用叮叮,让我在那上面互加好友,方便交流。如果我没有叮叮,她就帮我注册一个。
我一查,前几年自己注册过一个叮叮号,还可以使用,不需要新的。这个查的过程用了一点时间,结果,那边着急地一直催促,我还开玩笑说,真是个“工科女”。号发去,互加了好友。
刚开始,也就是一般性的交谈。除了“早上好”、“晚安”、白天干些啥、晚餐自己做还是吃食堂之类,还有什么高海拔地区旅游的高反问题、如何拍好风光照等等。
有时候聊到彼此工作生活地方网红打卡地,她就说,我要是去了她在的城市,她一定尽地主之谊,带我好好地游览一下。如果她出差来到武汉,也一定让我当导游和摄影师。
慢慢地聊天的话题就展开了。
她说,虽然自己两地分居,工作辛苦。但坚持女人要有自己的事业,才能有个好的家庭。只顾家庭,事业就没了,家也支撑不了多久。选择事业的话,家也能照顾上。自己最看不起的女人是在家靠父母,嫁人靠老公,好吃懒做,不肯努力,靠出卖自己的感情和婚姻,去找一个终身依靠。
我一看,唉呀,这姑娘三观挺正啊。
聊了两三天后的一个晚上,对方发过来几张练瑜伽的照片。看年纪也就35、6岁,面目清秀、身材苗条、姿势优美。第一感觉就是颜值、身材和气质都值得欣赏。工作之余,坚持体育锻炼,把控饮食身材,一定是严格自律的人,这点更值得赞赏。
我在看了照片后也有过疑惑,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年轻女性,凭什么与千里之外一个退休的老头子谈得来?早中晚要聊上几十句。
一天,她又发了一张用手机拍的,小区花坛边一个大玩偶的照片,画幅尺寸、角度和背景都不好,和她在美篇上发文配的照片,差距很大。从这张照片看,她没有摄影基础,就是一个不会照相的人。这引起了我的怀疑。
几天后,她说很羡慕我的退休生活,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做一些喜欢的事情。而她上班的公司内部卷得很,压力大。自己2011年大学毕业进公司,想再辛苦几年,45岁就退休算了,去陪伴父母、照顾孩子、干自己喜欢做的事儿,比如试试快消品或其他适合的行业。
这些话,完全是对老朋友才有的倾诉。
上了叮叮的第6天,她说和我“商量”个事。因女儿上网课需要,她把自己的叮叮号要给女儿用,我们换到teams上聊天。
我说,可以用微信聊呀。
她解释,他们的微信都是用于企业工作,群多、消息多,看不过来,每次开会还要投屏,一不小心把私聊发上去,那就丢人啦。
她先说让我到“商店”安装,马上又问我有邮箱吗,没有就帮我注册一个,很简单。
说着就把电子邮箱号发给我,又发来teams账号、密码,让我复制粘贴,催促我马上登录。
好在我没有按她的节奏办,先去网上检索了一下相关资料,大致知道了几点:
一是,teams(团队)是微软开发的智能团队协作平台,国内一般人不熟悉,也不用。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上网才查了个大概情况。
二是,涉及网上的邮箱、账号、密码等属于个人重要信息,需严格保护,绝对不能由外人帮忙办理,特别是网上的陌生人。
三是,如果别有用心的人掌握了你的账号、密码,实施网络诈骗就非常容易。
我这边正在查阅资料,那边已经迫不及待了。反复追问,怎么还没登录?已在那上面给我发消息了,赶紧去看!
这个时候,我已经完全明白遇到什么人了。于是,淡淡的在叮叮上回了最后一句:你太急了,这边我退了。然后,把对方拉黑,
对方还有些意犹未尽,又在美篇上追问了两次:怎么在叮叮上把我拉黑了?为什么不回信息?
我是不会应答了,答案应该在对方心里。
回头一看,近一周的时间,就像是做了一场梦。好在不是深度睡眠,及时地苏醒过来,恢复了正常思维,避免了后面大概率要发生的倒霉事件,硬生生地跳过了一个大坑。
二、作者点评
网络诈骗的手法五花八门,没想到身边的这位朋友就遇到了。
从事情经过来看,对方先是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话题,带着崇敬你的态度进行交流。谁不愿意被人肯定和尊重呢?何况看起来还是个“小迷妹”。
接着,主动地给你发私人照片,展示“俏丽面容、健美身材”的“真容”,你在欣赏的同时,也感觉到了“她”的诚意和信任。
后来,又聊了一些工作、生活方面的情况,显示“她”的三观很正,让你进一步增加了对“她”的好感,彼此可以像忘年交一样交流沟通,没有了戒备之心。
第6天,关键时刻来了。
前面是从美篇转到叮叮,结果你有账号。现在再从叮叮转teams,你完全不懂的技术层面。“她”快速地发出指令,让你没有时间思考,按着“她”“好意”的帮助一步步走下去就0K了。
如果真的走下去,你的结果是,账号、密码在“她”掌控下,植入有毒木马、链接钓鱼网站等等,掌握你的银行信息,转走资金。或者是引你入局,进行所谓高回报的投资理财,前几期按时按约给收益,你加大投入后,突然就人去楼空,血本无归,天地无应。
好在朋友于关键的最后一步前踩下刹车,保住了财产和尊严。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人性的体现。
对大多数人而言,人之初性本善,怀抱善意,真诚待人,向往美好。而骗子则是“性本恶”,无视法律,诱惑他人,诈骗钱财。双方形成了“所期”与“所图”的胜负搏奕。
朋友的经历再次验证了,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砸到你的,一定是陷阱。

(网络下载)
2025年11月2日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