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任何有关休假的细小变化都能轻易登上热搜。
当打工人还在苦苦计划自己的五一的出行时。
生活在西南大地的云南人早早完成版本领先,抢先一步过上了节。
云南人民的四月不存在假期真空,每年这时候,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只有一件——泼水节。
图/小红书用户@白嵩
上班暂停,学校放假,上街泼水!
随着近些年外地游客增多,云南泼水节也逐渐揭开神秘面纱,连年出圈。
有人说泼水节是最没“班味”的地方。
也有人说这里是把所有人变成小孩的盛会。
云南泼水节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观看位只有深度参与一种选项。
没人能从泼水节衣服干着回来。
如果你研究过云南旅行攻略,就会发现可选择的时间不多。
2、3月正值云南风季到了7、8、9月又迅速进入雨季。
4月份景美人少,更重要的是,能赶上一年一度的泼水节盛会。
在此之前,很多人对云南的传统印象还都停留在打歌、互联网神曲、吃菌子看到小人上。
今年大家的关注点又转移到泼水节上的意外错位的开口拖鞋。
走马观花式的游客体验很难深入理解当地风俗,参加泼水节,可能是融入云南最快的方式。
泼水节开始于4月13日至16日之间,通常持续3至7天,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庆祝。
但每个村镇都有不同的庆祝时间,使得节日气氛被拉得很长。
不同于其他城市到处悬挂广告的商业赛事,泼水节足够春村,只有随机匹配,短兵相接的简单快乐。
这里没有复杂的职场关系,奉行一种相对原始的丛林法则:拿着趁手“武器”,见人就泼。
图/小红书用户@白嵩
“很多地方看看社交媒体游记就行,云南泼水节像一场5d电影,给你全方位刺激。”
“i人在脑袋上套着桶站在路边任人泼水,e人见人就泼。”
“从人到动物只要出门,都会被泼,就连狗都被滋到沉默。”
图/小红书用户@华道
时至今日,云南泼水节和我们印象中的打水仗截然不同。
脚踩拖鞋,手拿水盆的玩法显得有些落伍,就连小孩子手里拿着的滋水枪,都已经加入了声光特效。
图/淘宝
随着大批外地网友的加入,泼水装备也迎来迭代升级。
专用防水面罩、高压背包水枪被卖到脱销,大家恨不得把水缸背在肩上。
为了获得更多水,有人在皮卡车后斗用防水篷布做成移动泳池,开着皮卡改造的泳池到处泼水。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本身是柴油皮卡近几年销量前三名的省份。
每年这时候,整个城市变成一场大型户外真人cs现场。
第一次被泼水朋友可能会感觉有些气恼,但大家友好的微笑很快就会化解误会。
大家向你泼水的目的炒初期同意:给你祝愿和福气,而最好的回应就是“泼回去”。
外地人眼中这是城市奇观,在当地人表述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非遗民俗。
泼水节是傣族新年,越泼越送祝福,全城狂欢可以看作一种对历史的沿袭。
连续三年参加过泼水节的本地人给大家一些建议:
注意一:千万别穿开口拖鞋.
泼水节伴随着追逐,千万别穿开口拖鞋,每年都有人因为开口拖鞋跑偏,身处大型社死现场。
注意二:保持娱乐精神。
大家泼水的工具越来越高级,享受过程别太要强,总有比你武器更强力的人出现。
注意三:电子设备防水保护。
随着城市文旅大力宣传,越来越多外地游客、海外游客也都慕名加入泼水节。
图/小红书用户@艾斯老表
每年这时候,云南朋友会放下手中的工作,走出家门加入这场狂欢。
外来游客像是误入乌托邦,享受本地朋友的热情。
很多人原本只想在人群外围观望,结果被水花溅到,被气氛感染,随手抄个水桶就顺势加入狂欢。
细心观察,这些年有很多具有城市气质的节日出圈。
哈尔滨的冰雪节、潍坊的风筝节、云南的泼水节。
随着游玩形式越来越丰富,文旅服务的水平也越来越高。
这些节日都存在系列相似点:
无一不透露着从土地里自然生长出的地方气质,将美食、民俗、生活习惯融为一体。
云南的节日有一种自己的独特气质,上一秒泼得不可开交,下一秒就到路边聚餐。
人们发自内心的笑容,也侧面解释了这片土地会出现打歌、民族舞蹈等新奇现象并在互联网上屡屡出圈。
现代人的人际关系讲究社交距离的把握。
平日生活中,面对工作伙伴点比萨还是火锅都要再三斟酌。
但在云南的节日里,人和人的关系被简化成了互相泼水。
借用网友的一句话,云南的魔力在于:
一唱歌就要跳舞,有音乐就要扛着东西转圈,云南让人湿了衣服,但笑出腹肌。
社交媒体里的云南有些光怪陆离。
实际生活中的云南人从不内耗,好像天生就懂得如何休闲。
听到音乐就跳舞,眼神对视就向你发出邀请。
这种骨子里的快乐不会被刻意打上名为“松弛”的标签。
但泼出的水和飘荡在空气中的笑声是他们热爱生活最好的答案。
一起聊聊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