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高种姓大战上海土著,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
最近,印度高种姓去上海旅游,全程各种作妖,优越感拉满,进到一个酒吧,仅仅点了几杯酒,就想让沪爷当奴才一样伺候他。
沪爷哪能受这气啊!当场飙出伦敦腔,把他们骂了一顿轰走了,那个高种姓当时的反应,把网友们都逗笑了。
8月13日,一位叫“小生饭饭”的博主,分享了自己朋友遇到奇葩印度顾客的故事,直接把网友们都逗笑了。
他的朋友在上海瑞金二路,开了一家威士忌酒吧,那天晚上,店里像往常一样着舒缓的爵士乐,客人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
谁能想到,一对印度游客的到来,让这个平常的夜晚变得热闹起来。
要知道,最近上海深受印度游客的喜爱,很多印度游客扎堆来这里玩,网友忍不住调侃道:上海一定要扛过这波大肠杆菌的攻击,加油!
而当晚推门进来的印度男女,可不一般,和普通的印度游客不太一样,一看就是高种姓,还是印度的婆罗门。
当时博主的朋友正在吧台里擦杯子,见他们来了抬眼一看,还以为是中东来的客人,因为俩人肤色挺白,长相和印象里黝黑皮肤、浓眉大眼的印度人差别不小。
朋友干酒吧这行好些年了,服务流程熟得不能再熟了,这个印度高种姓一进门,他满脸堆笑迎上去。
在他们点单时,朋友也耐心得很,把各款酒品的特色说得明明白白,调酒时更是不含糊,手法又快又稳,基酒和配料的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就连上酒的姿势,都规规矩矩,十分专业。
准备就绪之后,朋友跟往常一样,稳稳当当地把酒端过去,就等着他们慢慢品尝了,没成想,那个男客人眉头一皱,脸立马拉得老长,劈头盖脸就说他们服务“不够好”。
朋友当时就纳闷了:自己从点单到上酒,每一步都按专业流程来,店里消费也不便宜,咋就服务不好了?
接下来,那印度男客人说出的要求,把朋友听得一愣一愣的,他说上酒的时候不能直视他,得含蓄点,头还要低着,把酒杯举过头顶再递给他,还说这是“高种姓的服务”。
朋友虽然没去过印度,但也知道印度有种姓制度,高种姓的人在当地能享受各种特殊待遇。
可这是在上海啊!咱这儿是国际化大都市,讲究的是人人平等,服务业里哪有看身份下菜碟的说法?
这印度客人咋还把老家那套搬到上海来了?这不是挑战我们中国现代社会的平等理念吗?
朋友越想越气,他平时待人温温柔柔的一个人,这次真被激着了,他之前学过一阵子英文,这次可算是用上了,当时就用伦敦口音,对那男客人来了句“get out(让他们出去的意思)”。
那对印度客人当时就傻了,尤其是提要求的男客人,估计在印度习惯了被人捧着,哪见过这阵仗?
其实在印度种姓制度里,我们黄种人也算“下等人”,这就是为什么,明明印度各方面非常拉胯,却还是瞧不起我们中国,就是种姓制度太过深入人心。
估计那个被赶走的印度高种姓,临走前都想不明白:我在印度可是高种姓,到上海咋还能被“低等人”赶出去?
博主朋友才不管他咋想呢,人家也是上海土著,至于对一个老外低三下四的吗?再说了,平等和尊重是基本底线,这种傲慢的要求,绝对不能忍。
这个视频发出去没多久,就火遍全网,8月14日,博主也趁机发了视频,吐槽自己之前遇到印度人,有多没素质。
博主之前在香港和新加坡时,遇到印度人“抢轮椅插队”,一群印度人活生生抢了轮椅坐,就为不排队,推轮椅时还踩了他的脚。
博主气不过,一脚踢过去,把踩他的人踹翻了,随后一对印度男女还来吵架,博主硬气回怼,在机场和对方骂了半小时。
更让他火大的是,有个会讲中文的新加坡裔,居然帮着印度人说话,这成了他做那条“沪爷大战印度高种姓”视频的导火索:“自己人不帮自己人,反而帮外国人,太让人生气”。
视频火了后,网友开始出谋划策,建议博主把内容录成英文版,发到TikTok上让更多外国的网友看。
博主听完忍不住调侃道:万一印度人告到联合国怎么办?有点怕,毕竟人家印度可是“油管五常”。
其实,印度人没素质这事,还挺常见的,而且他们尤其喜欢来中国找优越感。
去年,网上有个印度女博主挺火,她是印度“刹帝利”种姓,在印度种姓里,“刹帝利”地位很高,仅次于最顶层的婆罗门。
按说这么高种姓的人,言行该有点格局吧?结果她来中国旅游拍的几条视频,直接把网友看愣了。
先从她坐高铁这事儿说起,当时她打算从上海坐高铁去北京,体验一把中国高铁。
先科普下,印度现在还没自己的高铁呢,他们第一条高铁还是让日本帮忙建的,现在还在施工中。
她先坐地铁到上海的高铁站,一上高铁就开始找茬,拿着手机360度无死角拍摄,恨不得把高铁每个角落都盯出个洞,可中国高铁让她想挑刺都没处挑,只能暗暗赞叹。
接下来更离谱的来了,她车票座位是中间的17B,可她觉得靠窗的17A视野好,就想坐那里,她直接命令似的,让坐17A的中国小哥把座位让给她。
好在中国小哥脾气好,也没跟她计较,大度地把座位让了。
这还不算完,在高铁车厢里,她就跟个“喇叭”似的,一直拍视频,嘴巴也不停,叽叽喳喳说个没完,完全不管周围人烦不烦。
还在吐槽中国高铁,说这里票价贵,还不提供食物,哪像印度火车,免费食物管够,可她不想想,中国高铁速度快、准点、服务好,这些优势她咋不提?就揪着那点她自以为的“不足”说事儿。
乘务员推着小车卖酒水零食时,她又来整幺蛾子了,拦下乘务员就要咖啡,用手拿起咖啡瓶端详半天,结果一听要20块钱,立马尴尬地把咖啡递回去了。
好不容易到了北京南站,她肚子饿了去吃饭,进了一家面馆,张嘴就是带咖喱味的英语,店员压根听不懂她在说啥。
这时候她不反思自己沟通有问题,反倒抱怨起来:在中国吃不到印度餐,都瘦了好几公斤,只能靠汉堡披萨活着。
她的视频下面评论区炸了锅,全是差评,网友们清一色吐槽她粗鲁、没教养,她估计看评论骂得太狠,直接把视频里一些内容删改了。
希望那些印度高种姓可以明白,尊重和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别再拿着“高种姓”当令牌,这一套在我们中国不好使。
也希望更多外国朋友来中国时,能真正感受中国的好,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去体验,毕竟,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才能让不同国家的人走得更近,也才能真正促进交流。
来源: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