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场春日研学,让教育在自然课堂中自由生发。
四月的肇庆暖阳惬意,正是出游好时节。在肇庆四会,一批独具特色的研学基地近年来正拔地而起,成为广大青年学生开展研学游的绝佳去处。2024年,肇庆四会全市共有61所中小学校组织开展研学实践,参与师生人数超41000人次。五一黄金周将至,一批特色亲子游、定制游路线出炉,四会研学游活动将再迎高峰。
恰逢春色满园的季节,你可以到四会绿樱庄园基地,在欣赏三角梅的同时一品肇庆市“星级农家乐”,可以在贞山鳄鱼科技生态园研学基地,与鳄鱼来一场近距离接触,可以在雅兰芳兰文化基地感受植物拓印、真人CS的乐趣,更可以在中国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四会邓村的古法造纸基地入住“造纸”主题民宿,感受书籍装帧、古法造纸的乐趣。
肇庆四会这些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你pick哪家?(可多选) 肇庆市文宝斋翡翠博物馆 城中白沙村彭泽民故居 贞山白龙扶利村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广东大虫生态动物乐园 桔子小镇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 下茆创意农业产业园 奇石河景区中小学生教育基地 罗源镇铁坑古村落儒家文化教育基地 雅兰芳兰花文化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纸言纸语古法造纸研学基地 黄田镇江头乡农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会市绿樱庄园 四会市滙玉堂玉文化博物馆 广东贞山鳄鱼科技生态园研学基地 四会翠田七彩柑乡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鹅春古窑优秀传统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壹茗茶文化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提交
从兰文化之旅到古法造纸
四会研学抢占旅游C位
在位于肇庆四会石狗镇的雅兰芳文化创意园兰文化研学基地,来自四会中学高新学校二年级的同学们正走进无边春色,感受一场独特的兰文化之旅。
来自四会中学的同学们在雅兰芳兰文化研学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南方+刘舜欣 摄
“今天由我带领大家走进兰花的世界,体验兰花高尚的君子品德!”该研学基地相关负责人潘天荣正带领孩子们走进20亩的兰花种植大棚,在不同类型兰花的绿意盎然中讲解兰花的习性、内涵和品质。
雅兰芳研学基地位于四会市石狗镇,设置了兰文化推广区、农耕体验区、红色文化区等领域,目前已被认定“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肇庆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四会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
同学们在兰文化研学基地了解真人CS环节,拓展户外运动。南方+刘舜欣 摄
“我们研学板块主要有兰文化体验、兰花植物拓印、农耕体验、军事体验(真人CS)、野炊实践等,让学生们现场感受花农工作,培养动手能力。”潘天荣介绍,“‘兰花的生命密码’是基地的亮点活动,学生通过学习兰文化知识、参与DIY兰花种植,最后可将亲自栽培的兰花苗带回家,带给孩子‘从基地到家庭’的体验。”
“这里让我耳目一新,对于学生而言,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是很好的学习形式,能学到书本没有的知识,并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四会中学带队教师孔老师说。
同学们进行兰花植物拓印。南方+刘舜欣 摄
2024年,该基地累计接待游客达5.2万人次,其中研学团队占比55%,并与肇庆、佛山、广州等地多所中小学建立了长期研学合作。
在距离雅兰芳文化创意园8公里的另一侧,是中国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四会邓村。四会古法造纸享有“中国古法造纸活化石”美誉,2007年更入选第二批省级非遗名录。邓村巅峰时期年产“会纸”制品1500多吨,出口1000多吨,纸作坊700多间,而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肇庆市科普教育基地——纸言纸语古法造纸研学基地正坐落于此。
纸言纸语古法造纸研学基地坐落于中国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四会邓村。南方+刘舜欣 摄
来到基地造纸工坊,工坊技术总监雷孙取正在巡查工艺细节,现场可以见到古法造纸匠人忙碌的身影,打浆、抄纸、焙纸等工序井然有序。
只见抄纸老师在盛满纸浆的奶白色纸槽中荡帘抄纸,不时转到身后放下纸帘并随手揭去,在原地留下一张湿纸,随着重复的动作,湿纸越叠越高,身后堆叠出硕大的“纸豆腐”,这是他今天的工作成果。
负责焙纸的老师也在此展示造纸中的焙纸工艺,走近能清晰看到焙墙上所贴纸张表面的树皮纤维与纹路。他熟练地把米黄色的纸张在温热的墙面铺开,上墙晾晒,“这是古法造纸的关键步骤,手艺难度大,稍有不慎将导致纸张褶皱,每天可上墙500-600张纸。”
基地现场展示有打浆、抄纸、焙纸等工序。南方+刘舜欣 摄
走出造纸间,是该基地达30亩的绿色植物林,这里种植有桑树、构树、木芙蓉、菠萝叶、了哥王等造纸原材料品种,青年学生可在此学习和体验造纸全流程,了解造纸文化和非遗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地还打造了既白、天青、暮山等六间以中国传统色谱命名的主题民宿房间,是广东首家以“古法造纸”为主题的非遗民宿。
基地打造了以“古法造纸”为主题的非遗民宿,并研发出造纸主题文创。南方+刘舜欣 摄
雷孙取介绍,“基地最大的亮点是集民宿、纸张生产和研学基地三位一体,同时,四会邓村作为古法造纸第一村,对于传统文化的延续而言,文化基因浓厚,为古法造纸研学带来源头活水。”他认为,下一步要继续活化当地造纸产业,通过教导村民造纸、保障销路等形式推动村民共同致富。
五一黄金周期间,该基地将主打定制化的亲子游,并针对广大中小学、大学生等不同群体推出个性化的造纸研学活动,包括造纸体验、书籍装帧、野外识别植物、采集植物等。
品牌研学线路成五一出游“宝藏地”
四会研学项目广受欢迎
2024年,四会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联系实际开展研学实践。截至目前,共有古法造纸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四会市桔子景区、肇庆市悦耕园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肇庆四会廉洁家风文化园、肇庆市奇石河景区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雅兰芳兰花文化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6个基地评为肇庆级实践教育基地。下茆悦耕园、桔子景区等16个基地评为四会市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四会绿樱庄园是广东最大的三角梅庄园。四会市人民政府供图
在基地建设的同时,四会积极与本地旅游景区、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遗产等资源合作,并结合地域特色丰富柑橘和玉器文化研学内容,提高研学深度和广度,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品牌效应的研学项目。
广东大虫生态动物乐园是集珍稀动物和萌宠动物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动物乐园。乐园供图
此外,四会持续优化研学精品课程,满足不同学校的多样化需求,并鼓励高校学生来肇研学旅行。2024年7月,广东科学技术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突击队大学生实践团共63人到四会市桔子景区、文宝斋、彭泽民故居参观学习,深入了解了四会特色文化与红色革命精神。
鹅春古窑不仅是传统陶艺的传承地,更是四会文旅融合的名片。四会市工艺美术协会供图
2024年,全市中小学响应教育部门号召,共61所中小学校组织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占比达87.1%,参与师生人数超41000人次,参与活动学生占全市中小学生的45.1%。
五一黄金周将至,还没决定出游去处的你不妨来肇庆四会这座岭南古邑走走逛逛,在丰富、趣味的研学游线路中来一场走进大自然、走进传统文化的春日旅行。
四会市部分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四会市第一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肇庆市文宝斋翡翠博物馆
肇庆市文宝斋翡翠博物馆创办于2012年12月7日,创始人为廖氏家族工艺世家·玉雕第四代传承人廖锦文,为目前国内首家翡翠主题的人文博物馆,共分为“翡翠工艺品展示”“玉器文化展示”“古代玉器仿古展示”“翡翠矿口原石”“中华玉雕艺术体验中心”等5大展示系列,从华夏与玉相关的文字发展、历史典故、人文艺术等角度,纵深展示玉器与八千年华夏文明及玉文化知识。
开放时间:9:00-12:00,14:00-17:00,全年无休。
城中白沙村彭泽民故居
彭泽民故居于2012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会市城中街道白沙村,1987年重建。彭泽民故居整体保存完整,大厅用作彭泽民生平展览,厅正中立彭泽民先生半身铜像。故居现为四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放了彭泽民先生少年早期所用过的生活用品、照片、书信、题字、讲话稿及相关报刊等文物一百多件。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上午9:00—11:30、下午15:00—17:30;基地开放内容为爱国主义教育、新农村建设等。
贞山白龙扶利村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基地位于四会市贞山街道邓村“中国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的白龙扶利村张氏大宅。邓村古法造纸术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古法造纸工艺流程沿袭了1900多年前蔡伦造纸术。基地由张氏大宅改造成古法造纸展览馆、村史馆、农耕馆、微书屋等板块,以古法造纸传承人张熀元为代表,亲身演绎古法造纸手艺,可开办古法造纸体验和书画纸艺、农事体验等研学活动。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00至12:00,14:00至18:00。
广东大虫生态动物乐园
广东大虫生态动物乐园位于四会贞山街道大坑村洋尾洞,占地100余亩。乐园一期分别由百鸟天堂、孔雀乐园、精灵王国、非洲原野、开心牧场、松鼠林、三角梅花海等组成;园内建有动物展馆30余间,饲养并展出的动物有50余种、1000余只,包括有梅花鹿、豚鹿、羊驼、浣熊、矮马、非洲鸵鸟、金刚鹦鹉、鸸鹋、黑天鹅、蓝孔雀、赤颈袋鼠、暹罗鳄等野生动物。
乐园全年开放,时间为平时9:00-18:00,节假日08:30-18:00。
桔子小镇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
四会桔子小镇项目是沙糖桔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产融合示范区的主体项目之一,包含四会沙糖桔种植、生态茶子种植园、农耕体验、水产养殖基地、科普教育等七大板块,致力于打造成肇庆地区最具特色的青少年农耕文化研学教育基地,给青少年认识农业发展、科技农业创新的平台。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22:00。
下茆创意农业产业园
下茆创意农业产业园坐落于四会下茆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自然资源,以绿色、生态为主题,已开设课程包含研学课程、亲子课程、冬夏令营课程及团建课程四个板块,涵盖农耕主题、自然科学、童军生存、美育艺术、亲子教育、素质拓展、主题团建十大主题及十多项特色课程。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周六、日 8:30—18:30;基地开放内容为游园采摘、亲子活动、研学教育、夏(冬)令营等。
奇石河景区中小学生教育基地
该基地位于四会市威整镇,有“广东九寨沟”之称。景区内飞瀑流泉、山环水转、谷深林幽、奇石遍布、动植物资源及水资源丰富,景区以石奇、水奇、山奇、景奇而闻名遐迩,成为广东独具特色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设有奇石河酒店,内设木屋区、别墅和山泉泳场,其中,奇石河餐厅荣获“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称号。
开放时间:周一、周三及周五,开放内容为森林科普、植物科普、地址科普等。
罗源镇铁坑古村落儒家文化教育基地
该基地位于四会罗源镇铁坑村委会铁坑村,村落建筑保存完好,被评定为第二批“广东省古村落”和“四会市历史文化名村”。该村家训文化浓厚,民风纯朴。基地由衍荣曾公祠、闻乔曾公祠、秀水书室等五部分组成,“两祠一室”保存大量传统家庭教育题材的灰塑和壁画,是曾氏家族对子弟进行文化、道德、家风教育的重要场所。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 9:00—11:00,下午 2:30—17:00。
雅兰芳兰花文化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该基地位于四会市石狗镇,基地设有科普文化交流区1个;“兰花科普长廊”展示区是兰花栽培技术、兰花鉴赏的宣传推广区域;科研区(组培育苗区)设有接种室、培养室等,是兰花组培育苗及科研中心;电商区则用于兰花电商直播、产品包装发货等。同学们可身着“兰花仙子”服装,模拟向客户介绍兰花,学以致用。
开放时间:每天上午9:00-12:00,下午14:00-17:00。
黄田镇江头乡农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该基地位于四会市黄田镇江头上寨村,1924年9月12日,烈士陈伯忠在此组建江头乡农会,2005年,江头乡农会旧址被列为肇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江头乡农会开设六个学习展区,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传统红色革命文化,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开放内容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传承长征精神红色教育等。
第二批四会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四会市绿樱庄园
基地位于四会江谷镇竹寨村,采用三角梅为主题特色,建有多个花卉观赏点。基地设有花卉展示区、劳动实践区(烧烤、野炊,种植)、水果(80余亩阳光玫瑰、夏黑葡萄,十多亩红心火龙果)种植科普区、农耕实践体验区、三角梅知识科普区和荣获肇庆市四星“星级农家乐”称号的餐厅,获得“肇庆市科普教育基地”“四会市三角梅种植示范基地”等称号。
开放时间:每日9:00-18:00,开放内容为种植科普、农耕实践体验、劳动实践。
四会市滙玉堂玉文化博物馆
该博物馆以碧玉为载体,通过“源远流长——中国玉文化的历史源头与发展”“大器天成——玉制器皿的成器与品鉴”“突破传统——现代玉雕的创新发展”“百玉汇聚——全球玉石标本库”四大部分展览,为玉器爱好者搭建交流平台,开设了世界玉文化讲堂、传统玉雕工具体验课、玉雕自主创作课(DIY课程)等。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六 9:00-17:00,开放内容为玉石科普、玉文化科普等。
广东贞山鳄鱼科技生态园研学教育基地
该基地位于四会市贞山旅游风景区内,是全国最大的鳄鱼生态科技园,于2005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20年被认定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基地以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珠江水产研究所等专家教授作为技术依托,科普研学设施包括科普展览室、标本室、鳄鱼观赏区、百草园种植区等。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开放内容包括科普教育、素质教育、非遗教育、团建教育等。
四会翠田七彩柑乡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基地位于四会市黄田镇,是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四会古邑碧道画廊精品旅游线路的旅游目的地。基地内种植了四会沙糖桔、四会贡柑等柑桔品种,是肇庆市四会市广东省农业科技园核心区、广东省四会沙糖桔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基地设有四会柑桔历史展厅、草坪沙滩和各类现代农业设施,集研学实践教育、农事体验、农业技术培训等于一体。
开放时间:每日9:00-17:00。开放内容为自然科普、农事体验、农业观光、四会柑桔历史文化。
鹅春古窑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基地位于四会市石狗镇,以独特的龙窑形态和悠久的制陶历史闻名,古窑身长38米,宽12米,犹如一条古龙盘踞在山间,因此得名“龙窑”。该基地在具有几百年历史的鹅春古窑旧址基础上,2023年经省、市专家判断鹅春古窑遗址为不可移动文物,旨在延续传统制窑、烧制技法,使陶塑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开放时间:每日8:30-17:00,开放内容为传统文化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学习等。
壹茗茶文化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基地位于四会市江谷镇大垌严坑村,是集学习茶文化和传统文化为一体的教育基地,已完善建设有采摘区、种植区、茶艺室、炒茶区、揉茶区等十大综合功能场地。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基地通过研学让学生了解茶的基本知识,学习茶的制作工艺,传播茶文化的礼仪规范,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生活方式。
开放时间:每日09: 00-18:00,开放内容为茶文化学习、茶树种植、茶叶采摘、茶叶制作等。
采写:南方+记者 刘舜欣
通讯员:赖楚欣
【作者】 刘舜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04-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