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至10月16日
作为红河弥勒青年电影行动的
重要组成部分
——
“快乐弥勒”媒体采访
及嘉宾采风创作活动
在太平湖森林小镇、
甸溪河湿地公园、锦屏山、
可邑小镇等地展开
弥勒东风韵 图源: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资料库
来自全国的导演、演员、
音乐人、青年创作者
与媒体记者走进弥勒
用镜头记录山水
用文字描绘人文
用心感受“光影红河、快乐弥勒”的
独特魅力
采风现场 杨旋 摄
第35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获奖影片《再见土拨鼠》的导演杨程成介绍,本次采风活动旨在以“电影+文旅”的方式,助力弥勒打造光影名片。“我们为明星嘉宾、行业嘉宾定制了精品采风路线,把弥勒的山水、文化、生活气息融入电影创作中,让他们在采风中感受城市魅力,也把电影创作的能量反哺文旅发展。”他说,“采风不仅是电影灵感的源泉,更是文旅融合的桥梁,让城市的美成为电影的镜头,让电影的镜头反哺城市的美。”
中国内地著名导演谢飞(右)在弥勒采风 杨旋 摄
在采风途中,嘉宾们纷纷用不同的方式记录“弥勒时刻”。青年音乐人于湉第一次来到红河,他被这里的多元文化深深吸引:“第一次接触到这么多民族的音乐、服饰和语言,希望能在下一张专辑里加入这些民族元素。”他说,“弥勒给了他一种‘天然的节奏感’,让音乐创作更有生命力。”
演员、音乐人于湉在弥勒采风 图源:金灿影视
云南籍嘉宾夏嘉伟对红河早已熟悉:“我来红河很多次了,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好吃、好玩。这里既有建水那样充满传统魅力的城市,也有像弥勒这样与国际接轨的城市。”他笑着补充道,“终于云南人也在弥勒有自己的青年电影活动了,希望年轻导演们赶紧行动起来,把更多好故事拍在云南、讲给世界听。”
太平湖公园 图源:弥勒市融媒体中心
太平湖畔的阳光洒在湖面上,镜头里倒映着嘉宾们的笑脸。阿细跳月的歌舞声、东风韵的奇特建筑,都被一一收入镜头。青年导演在草地上取景构思,摄影师用无人机捕捉云海变幻,还有记者在笔记本上记录灵感闪现的瞬间。
甸溪河湿地公园 赵树龙 摄
被称为“一个走不出云南的旅行博主”的博主蓝天学长在采访中笑着说:“‘一到弥勒就快乐’,既是本次活动的口号,也是我最真实的感受。从去年到弥勒参加活动时起,我就发现——在弥勒真的很快乐,一到弥勒就快乐。”这句真挚的话,也成了“快乐弥勒”的最好注脚。
正如活动主题所说——
“光影红河,快乐弥勒”
嘉宾们通过采风
用他们的镜头和语言
让弥勒的自然之美、民族之魂、城市之光
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而弥勒
也因青年创作者的注视与表达
焕发出更加鲜活的
文艺气质与青春魅力
当红河的山水人文化为影像诗篇
就能让世界感受“快乐弥勒”
感受属于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与青春表达
来源:云南红河发布
更新时间:2025-10-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