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的名字源于“喀什噶尔”,其名称在历史上逐步演变形成。“喀什噶尔”维吾尔语意为“玉石集中之地”,名称由来有突厥语“玉石”“青玉”(因曾为玉石贸易集散地)、波斯语与突厥语组合“边境之地”等说法,蒙古元代时“喀什噶尔”这一称呼已出现。
清乾隆时期设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后设喀什噶尔道;1930年“喀什噶尔”简化为“喀什”,1943年设喀什行政区;1954年成立南疆行署,1956年撤销南疆行署后设喀什专区,1978年改为喀什地区。
“喀什地区”这一行政区划名称沿用至今。喀什地区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该地区有多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其中较为著名的包括:
喀什古城: 位于新疆喀什市中心,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曾是古丝绸之路中西交通的咽喉和枢纽,被誉为研究古西域城市的活化石。古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建筑多为土木结构,门窗雕花精美,充满维吾尔族风格。这里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特色巴扎琳琅满目,传统手工艺传承至今,还能品尝到烤包子、缸子羊肉等美食。
疏勒镇: 疏勒镇所在的疏勒县历史可追溯至汉代,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疏勒国故地,是古丝绸之路南、北道的交汇点,曾是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重要据点。东汉名将班超曾在此驻守,经略西域长达17年,至今留存有汉代疏勒城遗址等历史遗迹,见证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融。
英吉沙镇: 英吉沙镇所在的英吉沙县,古属疏勒国,历史上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驿站。“英吉沙”维吾尔语意为“新城”,镇内历史可追溯至15世纪赛迪王朝时期,1835年筑城墙,1913年正式设县后成为县府驻地。其最著名的文化符号是“英吉沙小刀”,始于清代,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刀具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莎车镇: 莎车镇作为莎车县治所,历史极为悠久,汉代为莎车国都城,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繁华商埠,南北朝时为渠沙国都城,唐代属于安西都护府管辖,曾是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镇内留存有阿勒屯麻扎(古代王室陵墓)、加米清真寺等历史文化遗迹。此外,莎车还是“十二木卡姆”(维吾尔族古典音乐)的重要传承地。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