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凤凰谷:红枫芦荻相照的光阴叙事


节气是时光的界碑,霜降一过,秋便走到了最沉实的段落。凤凰谷的秋,从不是都市公园里那种急于铺展的艳色,而是像被岁月浸透过的古籍,每一页都藏着从容不迫的肌理,红枫为墨,芦荻作笺,写满了山川与人文交织的光阴故事。


初入凤凰谷时,晨霜还凝在村头的蓝色路牌上,像谁在夜色里撒下的碎玉。拐进山路的刹那,秋意便温温地裹了过来——不是突袭的寒凉,而是母亲清晨熬好的小米粥,带着烟火气的暖。路两旁的草木褪去了盛夏的浮躁,连空气都变得清润,吸一口,仿佛能尝到松针与泥土混合的微甘。这种秋,是老匠人选料时的审慎,不疾不徐,却让每一寸山水都浸满了韵味。


最先撞入视野的,是坡上立着的红枫。它们不是一簇簇的喧闹,而是一株株独立的沉静,像极了那些守在故乡的老者,历经风霜却依旧风骨凛然。叶片红得发糯,不是那种刺眼的亮红,而是被秋阳晒了整月、被晨霜润了数夜的熟红,红里透着暖,暖中藏着润。指尖抚上去,正面是糙砺的质感,像老农布满老茧的手掌,藏着劳作的印记;背面却软乎乎的,带着未干的晨露,凉丝丝地沁着手心。那边缘卷起的浅黄,不是凋零的萧瑟,而是时光轻轻啃过的痕迹,每一道褶皱里,都藏着春夏的余温。


忽然想起当地人说的往事,半个多世纪前,《大刀记》的作者郭澄清先生曾来这里写生。想必他当年也如我这般,倚着最粗的那棵老枫,将笔尖蘸满秋阳,一点点描下枫叶的红。此刻飘落的这片叶,纹路里或许还嵌着笔尖的温度,焐着那段笔墨与山河相融的岁月。风一吹,枫叶“沙沙”作响,不是喧嚣,而是低语,像先生当年伏案写作时,纸页翻动的轻响,又像光阴在叶片上缓缓流淌的声音。


往里走,芦荻便漫了上来,沿着谷底铺展,像刚从睡眠中醒来的羊群,挤挤挨挨地漫到脚边。一人多高的秆子,带着浅绿与枯黄交织的色泽,顶端的花絮白得像碎雪,却比雪多了几分柔软。风从青龙山的褶皱里钻出来,芦荻便顺着风势轻摇,花絮飘飞却总落不远,像舍不得离开故土的游子,即便身轻如羽,也挣不脱根系的牵绊。蹲下身细看,秆子上覆着细密的绒毛,沾着晨霜,蹭在手背上凉得发痒,却又带着一种清冽的生机。


不远处,一位穿蓝布衫的老人正蹲在芦丛边拾枯枝,蓝布衫上沾了好几片苇絮,像落了一场不化的小雪。他动作迟缓,却每一步都透着安稳,指尖捻着一根断苇,慢声向我说起:“这芦荻最是守规矩,再大的风也不往路上倒,不扰人行走。去年有城里来的娃在这儿捉迷藏,踩折了不少秆子,我还以为它们活不成了,没成想今年春天,断处竟又冒出了新芽。”老人的声音像谷里的溪水,平缓而有力量,我忽然明白,这芦荻的白,不仅是秋的颜色,更是生命的韧性,是历经摧折却依旧坚守的从容。


风起来时,山谷便成了一座天然的剧场。枫叶的“沙沙”声,细碎而清亮,像奶奶坐在煤油灯下纳鞋底,钢针穿过老布时的轻响,带着烟火气的暖;芦荻秆子相互碰撞,“唰啦唰啦”的,又像是邻家婶子在院角絮絮叨叨地拉家常,琐碎却亲切。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非但不嘈杂,反倒让山谷更静了——是那种能听见阳光落在叶面上的静,能听见霜花融化在草叶间的静。光从枫树叶缝里漏下来,在地上织出晃眼的网,脚一踩,光斑便碎在鞋尖,待脚步挪开,又重新聚拢,像时光的碎片,碎了又合,合了又碎。偶有苇絮落在头发上,抬手去拂,絮儿却粘在指腹,像捏了一把碎星星,亮闪闪的,带着秋阳的温度。


行至葫芦套景区的岔路口,藏着一片最红的枫林。地上堆积的落叶厚得能陷进半个脚掌,踩上去软乎乎的,像家里铺了多年的旧棉絮,带着阳光晒过的暖,还裹着一股淡淡的枫香,混着泥土的腥气,让人想起童年时在故乡的林间奔跑的日子。护林员的竹扫帚斜靠在树桩上,竹枝间缠着半片红枫,像是特意为晚来的旅人留下的记号。他坐在树桩上抽着烟,烟圈慢悠悠地飘过来,裹着他的话语:“这谷里的秋,得等霜降才算是到了极致。早了,枫叶红得不透;晚了,又落得太急。就这霜降前后十几天,枫叶红得透亮,像浸了油似的;芦荻花絮白得发光,像撒了一地月光;连石头上的青苔,都像镀了层暖黄,看着就让人心里踏实。”


护林员的话,道破了凤凰谷秋的精髓——它从不会迎合谁的脚步,只是循着自然的节律,让枫慢慢红,让芦荻慢慢白,让时光在这里走得慢一点,再慢一点。慢到能数清枫叶的叶脉,一根一根,像岁月的纹路;慢到能听见苇絮落地的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却又掷地有声;慢到能与一株树对视,与一丛芦低语,读懂它们藏在枝叶间的故事。


夕阳西斜时,我踏上了归途。余晖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长,与红枫的影子叠在一块儿,像跟故乡的土地牵着手,难分难舍。芦荻还在风里轻摇,花絮沾了满身,像揣了一罐刚晒好的枫香,连衣角都带着秋的软。回望凤凰谷,红枫如燃,芦荻似雪,山水相映,动静相宜。我忽然懂得,这片山谷的魅力,从来不是外在的艳丽,而是内在的从容——它不与春争绿,不与夏争艳,只在霜降之后,把岁月沉淀的美,一点点铺展开来;它也不与都市的繁华相较,只守着一方山水,让时光在这里慢下来,让人文与自然在这里静静交融。


自古以来,秋便是文人墨客偏爱的季节,它既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萧瑟,也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烂。而凤凰谷的秋,却跳出了这两种极端,它把萧瑟化为沉静,把绚烂化为温润,用红枫的风骨与芦荻的韧性,书写着一种更长久的生命哲学。在这里,每一片枫叶都是时光的见证,每一株芦荻都是岁月的坚守,每一次风起都是光阴的低语。


离开凤凰谷时,晨霜早已融化,只留下湿漉漉的痕迹,像时光哭过的泪痕,却又带着暖。身上的苇絮还未散尽,枫香还在鼻尖萦绕,我知道,这次出行,带走的不仅是相机里的照片,更是一段被时光温柔包裹的记忆。凤凰谷的秋,藏在芦荻与红枫的光阴里,也藏在每一个懂得慢下来、静下来的人心里——它提醒我们,在这个步履匆匆的时代,总该有这样一处地方,让我们放下浮躁,与山水对话,与光阴相拥,读懂生命最本真的模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旅游   霜降   凤凰   光阴   枫叶   秆子   时光   枫香   岁月   花絮   山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