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方面成绩斐然

阳光讯(记者 任军)7月22日上午,汉中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努力建设生态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成果专场在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邀请汉中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负责同志发布相关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汉中市积极推进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建设,建成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8个村入选全国、全省乡村旅游示范镇村,汉中荣膺全国“文旅融合最佳全域旅游城市”“优秀旅居目的地”等荣誉。成功创建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6件非遗产品被评为“陕西非遗好物”。坚持将非遗特色产业发展融入乡村振兴,藤编年产值达2.1亿元,带动周边群众增收,汉中藤编非遗工坊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加强对传统城镇、文化遗迹、特色商业街区的创意设计,打造提升“东关里”文创街区、“西郊记忆”非遗工坊等一批创意产业集聚区。

汉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博学介绍说,近年来,汉中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加强历史文化传承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构建起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坚持把文化遗产视为城市的根脉与魂脉,对全市各级各类文物落实针对性保护措施,建成博物馆28座、非遗展馆(厅)14个。建成汉中市可移动文物数据中心,对293件(套)馆藏珍贵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国家级非遗“汉中藤编”编织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虚拟创新》列入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研发项目立项名单,文化遗产正在绽放时代魅力。

汉中市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馆,每年超百万游客前来“打卡”市博物馆优化的秦蜀古道和石门十三品展陈,全景数字化、3D裸眼沉浸式四折幕。同时,举办陕西省首届“守艺人”传统手工技艺非遗大赛、“龙腾盛世 龙舞天汉”全市非遗宣传展演等活动,策划推出“汉中历史民俗之旅”“寻味汉中非遗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汉中绿茶、原公杂烩、略阳罐罐茶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来,宁强羌绣、镇巴苗绣、南郑棕箱等老手艺通过创新设计成为新时尚。并推送“非遗进校园”活动170项,陕南民歌、汉调桄桄入选教育部统编音乐教材,羌族歌舞、剪纸、渔鼓成为中小学特色课程。推出《汉中编年史》《汉中通史》等标志性成果,清晰标注出汉中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以汉文化体验为核心,以“穿汉服、习汉字、行汉礼”为主线,连续多年举办汉文化系列展示活动,2024年开展活动400余项,国庆期间推出“穿着汉服游汉中、寻根老家游汉中”等83项活动,常态化开展临创石门十三品书法展活动,“问道石门—汉魏书风创作研究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陕南民歌随中央民族乐团《跟着民歌去旅行》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唱响,文化遗产正以生动可感的面貌走进公众视野。

下一步,汉中市将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总定位,发挥汉中文化优势,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步伐,为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汇聚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3

标签:旅游   汉中市   成绩斐然   历史文化   汉中   文化   石门   陕南   羌族   藤编   文化遗产   民歌   文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