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道蜿蜒,山河形胜如画
剑阁,古蜀道上的咽喉锁钥
其承载半部华夏文明史
苍柏为笔,青石为卷
邀您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山河之约
古道千年
镌刻华夏文明的蜀道史诗
古蜀道,是中国早期的“国家高速公路”,更是跨越秦岭天险、连通关中与巴蜀的文明纽带。自商周时期起,先民便以“地崩山摧壮士死”的勇气,在绝壁间凿石架木,开辟出金牛道、米仓道等通途。其中,金牛道作为蜀道体系中最古老的线路,以“石牛粪金,五丁开山”的传说闻名,成为历代兵家必争、商旅往来的要道。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剑阁“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剑门关由此得名,成为扼守川陕的咽喉。唐代诗人李白以“剑阁峥嵘而崔嵬”惊叹其险峻,而杜甫笔下“霜皮黛色高参天”的翠云廊,则见证了古蜀道从秦汉至明清的千年营建史。历代官府沿路植柏护路,明正德年间剑州知州李璧更植柏十万余株,形成“三百长程十万树”的奇观。这些古柏至今仍以合抱之姿,诉说着“官民相禁剪伐”的护树传统,堪称世界最早的生态保护典范。
典故钩沉
古道上的传奇与诗韵
古蜀道不仅是交通动脉
更是一条悠久的历史长廊
【壹】
五丁开山
传说秦惠王以石牛“粪金”
诱蜀王开道
五丁力士劈山引路
最终山崩身殒,成就金牛道雏形
这一传说被李白写入《蜀道难》
成为蜀道精神的象征
【贰】
张飞植柏
三国时期,蜀将张飞驻守阆中
为传递军情、遮蔽敌目
命士卒沿蜀道广植柏树
传说中,他挥鞭为界
鞭梢所指处便栽下一株柏苗
千年后,这些柏树在群山中
蜿蜒成三百里翠云廊
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工古树群
【叁】
诗路长歌
从陆游“细雨骑驴入剑门”的羁旅
到乔钵“翠云廊,苍烟护”的咏叹
历代文人以诗为媒
将蜀道的险峻与苍翠
化作永恒的文化意象
胜景寻踪
剑阁美景,一眼千年
金牛古道:世界陆路交通的活化石
金牛道南起成都,北抵八百里秦川
剑阁段保存最为完整
古道上的青石板
印刻着车辙与马蹄的痕迹
沿途的拦马墙、饮马槽等遗迹
诉说着商旅络绎的往昔
剑门关:天下雄关的史诗绝唱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
是大剑山中断形成的天然隘口
诸葛亮曾在此垒石为门
姜维凭险拒魏
千年烽烟凝成“剑门七十二峰”的壮阔
登临关楼
可俯瞰丹霞绝壁如巨龙横亘
挑战“猿猱道”
更可体验“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的惊险
翠云廊:千年古柏的绿色史诗
以剑州古城为中心
三百里翠云廊蜿蜒如龙
7778株古柏
构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行道树群
其中“剑阁柏”树龄2300年
远看似松、近看为柏
堪称植物界的“活化石”
漫步林间,古木参天蔽日
明代“官树”交接制度至今延续
每株柏树的“身份二维码”
记录着千年守护的匠心
踏石板古道,听松涛如诉
越剑门雄关,揽山河如画
千年蜀道,静候君来!
来源 剑阁文旅
更新时间:2025-04-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