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哈利波特大
在2025年4月的互联网舆论场,26岁的头部科技博主何世杰(网名“何同学”)再次成为争议焦点。
这位曾因《5G到底有多快》科普视频走红全网、坐拥千万粉丝的北邮毕业生,因一则关于网约车司机索要好评的言论引发轩然大波。
他在社交媒体坦言自己已从“口头答应却遗忘”转变为“直接拒绝”,并将此视为克服讨好型人格的锻炼方式。
这种将司机职业诉求与个人心理建设挂钩的表述,让网友迅速分裂为两大阵营:
支持者称赞其“突破舒适圈”,反对者则质疑“何必让服务者难堪”,更有尖锐评论指出“博主求三连与司机求好评本质无异”。
这场看似日常的社交礼仪讨论,实则暗合对何同学更深层的审视脉络。
早在2024年11月,其视频《我用36万行备忘录做了个动画…》就陷入剽窃风波。
该作品声称“专门编写软件”实现字符动画,却被网友揭露实为GitHub开源项目的二次加工,且删除了原作者的署名注释。
面对越南开发者“你们在窃取成果并欺骗订阅者”的公开指控,何同学团队虽下架视频并致解释为“后期同事技术认知不足导致注释删除”。
但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赵强律师明确指出,此举已构成对署名权、修改权的侵犯。
从5G科普新秀到屡陷舆论漩涡,何同学的争议轨迹折射出内容创作者的时代困境。
2021年凭借与苹果CEO库克对话跻身顶流,在商业价值飙升的同时,也承受着更严苛的公众审视。
网约车事件中,网友模仿其语气讽刺B站“求三连”,恰是公众对意见领袖“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双标行为的辛辣解构。
而剽窃风波里原作者“观众值得更好”的痛心发声,则暴露出流量经济与开源精神的根本冲突。
如今删除争议微博的何同学,正站在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其团队承诺建立的“多岗位复核机制”,能否真正消解“技术敏感性缺失”的质疑?
当1200万粉丝的期待与创作者的职业伦理持续碰撞,这个曾用无人机在母校画出“毕业快乐”的年轻人,或许需要以更彻底的坦诚重构与观众的信赖契约——
毕竟在知识共享时代,真正的勇气不在于对服务者说“不”,而在于对每一行外来代码保持敬畏。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