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愤!都2025年了,还有人干这种事?


太气愤了,这件事真的不能忍!


这都2025年了,

还有人干这种事!


这个五一假期,

南京明孝陵的骆驼神兽也太“委屈”了——


好好的600年的沧桑气质,

竟被某个“灵魂画手”用黑色签字笔


写上了“到此一游”,

附赠日期和签名大礼包。



一、神兽“哀嚎”让人心疼


明孝陵的神道石像生,

本是“夹道迎客”的优雅存在:

狮子威严、獬豸神秘、骆驼敦厚……


可万万没想到,

骆驼的臀部成了某些游客的“签名墙”。




有网友辣评:

“2025年了,还有人玩这套?

建议刻自己身份证上,

全国人民帮你宣传!”


目前,景区工作人员已经开始清理和排查。


建议手欠的这位,赶紧自首,要不……




二、文物保护需“与时俱进”


涂鸦事件一出,

全网开启“暴躁模式”:


蹲后续!罚他给骆驼洗屁股!”

“建议列入景区黑名单,终身禁止参观!”……


但骂完还得思考:

怎样让文物不再沦为“到此一游”的受害者?




1. 物理防护:罩子不行,脑洞来凑


有网友提议明孝陵景区,

给石像加玻璃罩


但景区人员摇头:

“梅雨天罩子里能养蘑菇,神兽变温室植物?”


个人建议不如学学敦煌:


用AI监控+人脸识别

谁伸手就自动播放“紧箍咒”语音:

“施主,你也不想上热搜吧?”





2. 魔法攻击:罚款+社死,专治手痒


贵州梵净山曾有游客刻字被罚12万,

网友拍手称快:

建议推广,罚款按字数算!”


再配合“景区黑名单公示栏”,

让破坏者体验“社死”——


跟交警让不守交规的人,

带着袖套小旗子,指挥交通是同款思路。




3. 召唤NPC:志愿者+剧本杀


明孝陵作为世界遗产,

监控仍需更全面,不留死角。


节假日高峰时段的文物保护,

其实可以更“卷”:


“文物保镖”天团:


招募嘴炮力MAX的大爷大妈

或者社牛00后


见到手欠游客直接开怼:

“这石头比你爷爷的爷爷还老,

你也敢乱摸乱画?”


沉浸式剧本杀:


山东景区让游客体验杀鬼子,

咱们也可让游客扮演“文物守护使者”,


完成任务可获“神兽勋章”——

破坏欲?不存在的,荣誉感才是王道!




4、学学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建议景区开个电子涂鸦墙,

让手痒党尽情发挥。


还能一键P图发朋友圈!


三、靠自觉还是靠狠活?


文物保护的矛盾在于:


我们既希望游客“触摸历史”,

又怕他们“手撕历史”。


明孝陵的骆驼用600年熬过了战火风雨,

却差点败给一支黑色签字笔,实在荒诞。





或许,最好的保护,

是让每个人意识到:

文物不是“背景板”,而是活着的文明。


下次再想留名时,请默念:

我不是主角,它们才是。”


大家还有哪些

牛逼能落地的文物保护措施?


留言区见。



原创文章,

欢迎点赞,留言,在看,转发


欢迎关注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旅游   气愤   景区   骆驼   游客   建议   文物   罩子   签字笔   手痒   石像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