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赛事井喷,中签却越来越难了





人在每个阶段都会找到适合自己年龄的集体活动。


比如年轻时的音乐节、退休后的广场舞、中年人的马拉松。


很多人跟风尝试一圈运动后,才发现找个花钱不多、无须特别的器械和场所并且还有一定竞技性的项目,才是运动的长久之计。


数据显示中国马拉松跑者数量连年快速增长,参与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5-45岁,大有成为中年人第一运动的势头。


尤其在今年实施“体重管理年”后,马拉松赛事热度更是一路走高。


随着最近天气转暖,马拉松彻底迎来井喷。


据统计整个四月,国内仅在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马拉松赛事就多达84场。


上周末席卷华北地区的一场罕见大风,就让24场马拉松赛事延期。


赛事井喷的另一面,很多跑者发现,马拉松比赛越来越多,中签却似乎越来越难了。



01

马拉松,中年人的“自讨苦吃”




大家印象中的马拉松,还是一种苦行僧般的肉体心志双重磨炼。


但在当下语境中增添了更多“中年运动”的色彩。


为什么身边越来越多人开始跑马拉松?


难道马拉松是人到中年自动习得的一种“自讨苦吃”?



很多人都疑惑,跑步这种枯燥的运动有什么意义?亲自跑过一次马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靠马拉松和自己对话,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中年人靠半马打磨精神。


一些年轻跑者把马拉松当作精神试炼的成人礼。


经常参赛的中年跑者则会把马拉松当旅游,如候鸟般全国巡跑。


马拉松爱好者在人群中相对低调不容易辨认。


偶尔在朋友圈分享的比赛金牌和完赛官方T恤才能窥见跑者的身份。



除了运动和社交属性外,马拉松也能看作是一种对未来的健康投资。


中年人最好的状态大概就是体检没有异常项,低头没有大肚腩。


越是,越来越多人穿上跑鞋,在左右脚轮番交替向前的运动中完成自我救赎。


“马拉松丰俭由人,基础款的跑鞋和衣服花不了多少钱,你可以不买花里胡哨的专业装备,花两三百报名费就能感受一整天运动员待遇。”


图/IC Photo


近年,各地的马拉松和文旅也相继碰撞出“化学反应”。


很多跑者索性将马拉松视为“社交+旅游”的新方式。


成都世遗马拉松赛道穿越都江堰景区,吸引跑者边跑边打卡油菜花田。


武汉马拉松直接用赛道串联城市地标,沿途设置了27多处樱花打卡点。


宁波马拉松率先尝试用方言宣传当地文化。


很多城市主打特产美食补给,硬是把马拉松办成一场流水席。


图/小红书账号@兰州马拉松 拉面师傅海报


“好吃的太多了跑不动,全马跑成了全饱。”


与此同时,马拉松的影响力逐渐延伸到赛场外,不同城市的比赛也在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赛事特色。


今年无锡马拉松推出了完赛获得最高8万元购房优惠活动。


即将在开跑的北京亦庄马拉松也因机器人选手的加入备受关注。



02
马拉松中签有多难?



体力和跑量的训练只是参赛的基础。


站上起跑线之前,中签才是第一道门槛。


随着这些年马拉松爱好者人数激增,中签这件事变得越来越难。



公开数据显示,2025武汉马拉松有450744人的报名,全马中签率7.8% ,半马率为5.1% 。


2025年无锡马拉松的报名人数为429447人,全马中签率 6.0% ,半马率为3.3%。


有跑者连报30场仅中4场,一票难求甚至催生出“马拉松代抢”和黄牛倒卖的现象。


跑者们仍愿支付高价,只为一张号码簿。



跑马拉松有多花钱?


跑了一次之后很容易接连参加很多场,普通跑者年均消费超过万元。


5年马拉松爱好者阿杰向我们分享了自己最近一次的跑马花销。


首先是显性成本,跑鞋、智能手表、速干衣裤等,入门级装备投入大概1000元。


普通赛事报名费200-300元,参赛期间酒店价格上涨,跨城参赛机票加酒店人均3000元左右。


此外,参加马拉松还有很多隐性支出。


比如跑者想要提高成绩,需要日常训练,平衡工作与训练需要付出很大时间成本。


而赛前专项训练、赛后筋膜放松同样是不小的开销。


值得一提的是,马拉松举办时间通常是在节假日,前后几天都能带动举办地旅游消费。


据《2024年12场马拉松赛事综合效益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深圳、上海、北京马拉松等5场头部赛事,产生的综合效益均超过10亿元。


武汉马拉松吸引7万人次外地跑者消费3亿元。


而2025无锡马拉松带动餐饮、住宿、旅游收入5.05亿元。



03
如何科学提高中签概率



马拉松跑者快速增长使得马拉松中签逐渐演变为一门“玄学”。


阿杰向我们分享了一些提高马拉松中签率的方法:


1、新晋跑者避开热门“白金标赛事”,有限选择中小型赛事。

2、如果是第一次跑马需要提前准备有效成绩证书,会有更高概率被选中。

3、时刻关注赞助商活动,留意品牌跑团名额,也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公益跑、欢乐跑通道。

4、连续报名,部门城市马拉松会对连续3年未中签者升级为“优先抽签组”。

5、如果实在没法中签,可以转变思路,申请成为赛事志愿者、官方“兔子”或摄影师。



无论大家看重的是提高成绩、感受风景伙食品尝小吃,都是以参加马拉松为契机,用脚步丈量城市。


至于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开始跑步,公众号“浙江宣传”有一段很贴切的描述: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忘了保持自己的节奏,或陷入“别人家的速度”里妄自菲薄,或只顾埋头追赶而迷失方向。


平心而论,生命不是一场竞速,真正的成功绝非取决于一时快慢。


坚持长期主义,才能找准张弛有度的生命律动。



撰文:杨一凡
校对:柳宝庆
本文由硬壳INK出品,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分享
每周一、三、五更新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使用


一起聊聊

更新时间:2025-04-23

标签:井喷   马拉松   赛事   自讨苦吃   跑鞋   无锡   武汉   中年人   城市   体育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