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偏见阻断自闭症学生的求学路

□张文妍(湖南大学)

近日,自闭症学生李同学在升学过程中遭遇劝退一事引发了广泛关注。李同学一路在普通小学、区特殊学校、广州市重点职高求学,并在招生考试中凭借自身努力脱颖而出获得录取资格,却在报道当天被校方以“怕影响学校正常学生”为由劝退。这背后不仅是学校对他们的接纳存在困境,更是社会对自闭症群体的认知和理解不足。

从学校的立场来看,其劝退行为似乎有“苦衷”。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宣传部负责人表示,此次残疾人招生项目主要面向肢体残疾和言语残疾学生,面试时校方对李同学的自闭症情况并不知情。在得知其患有自闭症后,校方担忧会对其他正常学生造成影响,才建议其另寻合适学校。这种担忧也并非毫无根据,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自闭症患者可能存在行为异常、沟通困难等问题。

校方或许害怕这些行为扰乱正常教学秩序,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而损害学校声誉。但李同学通过正常程序被录取,这充分表明他满足了学校的招生要求,具备接受教育的资格。即便校方有种种担忧,也是基于对这位学生的片面认知,并未经过专业鉴定,并不能成为拒绝他入学的理由。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不仅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也伤害了自闭症学生及其家人的感情。

校方的做法,也折射出社会对自闭症群体存在认知误区。由于自闭症患者在社交互动方面存在障碍,他们与普通人群的交流和互动相对较少。这使得大多数人缺乏与自闭症患者亲身接触的机会,难以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实际需求。导致该群体在社交、就业等方面都面临困难。而在没有直接体验的情况下,人们更容易凭借想象和刻板印象来评判这个群体,从而加剧误解和偏见的形成。

此次事件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对自闭症群体应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一方面,应鼓励学校为他们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可在学校教育中纳入自闭症相关知识,从源头上减少歧视和偏见的发生。同时,还要加强对自闭症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让更多人了解自闭症的症状、特点和需求,认识到自闭症患者并非“怪人”,他们只是需要更多理解与支持。

面对真实个体与具体问题时,只有从心底自然地理解与接纳,才会真正考虑到他们的处境,不让他们处处受限。只有当平等与包容真正融入我们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才能为自闭症患者创造一个真正友好、和谐的社会环境,让他们也能实现自身价值。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3

标签:育儿   自闭症   偏见   学生   校方   学校   患者   群体   认知   同学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