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近在文旅圈又上分了。当新乡宝泉景区那块金灿灿的5A级招牌挂上时,河南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数量,不多不少,正好凑到了17家。 你要知道,现在全国的5A名额堪称“神仙打架”,每年就那么几个,能抢到一个都得脱层皮。河南不光连续几年都有斩获,还凭着17家的总数,悄悄地坐上了全国第五的交椅,把旁边的湖北、安徽、山西都比了下去。 这17个“顶流”往那一站,阵仗确实不小。但热闹过后,大家心里都犯嘀咕,下一个从河南冲出来的“黑马”,会是谁?
想猜谁是下一个,得先看看河南手里攥着几张什么样的王牌。首先是压箱底的“老家底”,这是河南最硬的底气。 就说洛阳的龙门石窟,那可不是几座佛像那么简单,那是从北魏到唐朝,一群顶级的工匠花了四百多年,一锤一锤凿出来的艺术巅峰。 你站在卢舍那大佛脚下,感觉穿越的不是时间,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审美和信仰。再说安阳的殷墟,这地方更玄乎,你今天在手机上打的每一个汉字,几乎都能在那儿找到三千多年前的“祖宗”。 这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就像是河南文旅的两根定海神针,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法复制的吸引力。
除了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河南的山水也很有看头。 焦作的云台山,最绝的就是红石峡,红色的岩壁配上碧绿的潭水,那种强烈的色彩冲击,在北方的山水里独树一帜。 夏天钻进峡谷里,外面的暑气瞬间就被隔绝了。而南阳的老界岭,玩的是个地理概念。它是中国的南北气候分界线,也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这意味着你爬同一座山,山这边可能还是北方常见的松树,转过一个山坳,那边可能就是南方才有的秀气竹林。等于你花一份门票钱,看了两个“中国”的风景,这笔账算下来很划算。
有老牌劲旅坐镇,也得有后浪来搅动市场,宝泉景区就是这么个角色。 这个2012年才开始画图纸的景区,简直就是个“逆袭”范本。它太懂现在的游客想要什么了,不跟你拼历史,就跟你玩心跳和体验。 景区砸重金搞了个“崖天下”园区,里面那座贴着悬崖建的“L”型洞穴观光电梯,本身就成了最大的看点,无数人就是冲着坐一趟这个电梯来的。 它还抓住了流量密码,春天办赏花节,夏天搞泼水狂欢,秋天看红叶,冬天玩冰雪,一年四季热度不断。这些活动再通过短视频一传播,想不火都难。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4年,宝泉接待了超过300万游客,其中还有近10万是老外,一年收入超过3个亿。 宝泉的成功,给河南其他想升级的景区提了个醒:光有资源不够,还得会玩儿。
攒了17个5A,河南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 说白了,它不想再当一个游客“路过”的省份了,而是想让大家心甘情愿地停下来、住上几天,把河南当成一个真正的旅游目的地,一个“中部旅游枢纽”。 要实现这个目标,省会郑州这个“老大哥”必须得支棱起来。 以前很多人对郑州的印象就是个交通枢纽,现在它正拼命撕掉这个标签。市中心的二七广场翻新得越来越潮,成了年轻人拍照打卡的地方;新郑的黄帝故里旁边,直接建起了大型商业综合体,让你拜完祖还能顺便逛个街;晚上,郑东新区的如意湖上游船点点,城市的夜生活也丰富了起来。郑州正在用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告诉大家:我这里,也很好玩。
景区评级、城市更新,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词,最终的好处,其实都落在了普通人的口袋里。旅游这碗饭,真的能改变一个地方的命运。 在洛阳栾川的重渡沟,开发旅游前,村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忙到头人均收入不到400块。现在,村里家家户户开农家乐、做民宿,人均年收入已经稳稳超过了5万元。 云台山脚下的“岸上村”更是把这碗饭吃到了极致,这个曾经普通的小山村,硬是靠着景区的客流,把自己打造成了国家级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一年综合收入3.24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6.2万。 5A景区的金字招牌,最终都变成了村民银行卡里不断增长的数字和脸上藏不住的笑容。 这或许才是河南拼命“冲A”背后,最动人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5-07-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