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酒店房价翻倍、民宿强制连住三晚,年轻人还会乖乖掏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大量00后选择在景区周边搭帐篷过夜,用最朴素的方式对高溢价住宿“用脚投票”。美团旅行数据显示,00后以62%的占比成为国庆出游主力——这不只是省钱,更是一场消费主权的觉醒。
热门景区如黄山、张家界、大理等地的酒店价格普遍上涨100%以上,部分普通民宿标价超1200元/晚,还强制要求连住三晚。面对这种“收割式定价”,不少00后干脆放弃传统住宿。据美团旅行统计,露营相关搜索量同比上涨87%,帐篷销量在节前一周激增210%。有游客在社交平台晒出账单:三人拼团露营,人均花费不到200元,包含装备租赁、交通和餐饮,而同区域酒店单晚人均已超600元。
有个在OTA平台做运营的朋友透露,今年国庆前,平台曾试图通过算法动态调价进一步拉高热门区域住宿价格,但用户取消率飙升至34%,远高于往年同期的18%。市场第一次感受到,年轻人真的“不买账”了。
说白了,这不光是“穷”,而是消费逻辑变了。以前旅行讲究“住得好=玩得好”,现在年轻人更看重“我能不能自己定义旅行”。帐篷露营代表的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旅行方式——行程自由、节奏自主、体验真实。
他们对“溢价”高度敏感。数据显示,62%的00后旅行者会提前比价3个以上平台,57%明确表示“不愿为品牌溢价买单”。这和上一代“住五星才有面子”的观念形成鲜明对比。
换个角度,这也是一种环保实践。露营者普遍自带餐具、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不少营地还自发组织垃圾回收。有环保组织统计,国庆期间某热门露营区垃圾量比周边酒店区少42%,且90%以上为可降解物。
生活里有个很贴切的类比:就像年轻人不再迷信“大牌手机”,转而选择性能均衡、价格实在的国产品牌,旅行住宿也在经历一场“去符号化”——住宿只是工具,不是炫耀资本。
实际情况是,传统酒店和民宿正面临结构性挑战。某连锁酒店区域经理坦言,国庆期间其在云南的门店入住率仅68%,而去年同期为92%。更关键的是,流失的不是普通游客,而是未来十年的消费主力。
与此同时,露营经济正在快速规范化。国庆期间,全国新增备案露营基地137个,较2024年同期增长55%。部分景区开始提供帐篷租赁、淋浴和安保服务,单日收费50-80元,远低于酒店。
对比国外,日本、韩国早在五年前就出现类似趋势,政府配套建设“汽车露营场”(Auto Camping Site),如今已成主流旅行方式之一。中国或许正站在同样的拐点上。
根据文旅部初步统计,2025年国庆假期人均旅游支出同比下降9%,但满意度反而上升3个百分点——说明“少花钱≠体验差”,反而可能更贴近旅行本质。
更新时间:2025-10-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