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无理由退货,正成为压垮电商老板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五一假期刚过,一张游客穿着没有剪去吊牌的衣服游玩的照片,在电商老板圈里疯传,有网友通过吊牌上的信息,联系上网店老板。
网店老板称这款衣服确实是自己店里卖出去的,后续会留意,如果出现恶意退货的情况会拒收或者报警处理。
也有网友呼吁能不能把七天无理由退货改成两天就好,自己好害怕买到这些人退回去的穿过的旧衣服!
五一过后的退货重灾区不只是服装类目。
有个卖儿童车载儿童座椅的商讲,自己五一节前卖出去的,几乎退了一大半回来,有的还申请质量问题退款,导致自己不但一分钱没有赚,还得倒贴运费。
现在网上购物越来越方便,而且退货几乎都不用自己出费用,很多东西都变成可以免费用,反正过几天又退给商家。
卖家群里有一位老板晒出一件刚收到的退货碎花裙,衣领处留着粉底液痕迹,裙摆还沾着青草汁。
他气到在群里发语音:“这摆明是穿去野餐拍照了!吊牌塞在腰带里,以为我看不见?”
有其他卖家讲,自己收到退回的T恤带着火锅味,童装裤脚沾着泥巴,甚至还有退回的防晒衣口袋里装着景区门票。
这些钻空子的行为背后,是部分人对“七天无理由”规则的扭曲理解。
网友总结的“退货三部曲”:先挑线头说质量差,再编造出差借口拖延,最后威胁差评强退。
我认识的一位宝妈就坦言,小区里有人专门买衣服发朋友圈炫穿搭,或者拍视频发短视频平台,都是卡在第六天申请退货。
表面上看似消费者占了便宜,实则埋着更大的雷。
有服装类目的商家分享,总结五一节前的退货率一直是在百分之六十左右,还算是正常的,谁知道五一过后退货率直接飙升到了百分之一百三十。
那这些退货回来的东西怎么处理呢?
表妹上个月收到的连衣裙,拆开就闻到浓烈香水味,客服承认是前买家穿退货的“二手新衣”。
更可怕的是儿童用品,有商家私下透露,曾收回的婴儿爬行垫上粘着不明污渍,根本不敢二次销售。
这种拉锯战让买卖双方都陷入囚徒困境。
商家为防恶意退货,有的把退货期从7天缩到48小时,有的要求拍摄完整拆箱视频。
而普通消费者想正常退换货,流程反而变得更繁琐。
经营汉服体验馆的周姐给我算了笔账:
去年五一后她收到的23件退货里,有17件明显穿过,直接损失超5000元。“现在我们学聪明了,定制汉服会在内侧缝隐形标记。”她展示的手机相册里,有件襦裙的刺绣暗纹处藏着微缩logo,专门用来识别是否被恶意使用。
平台也在尝试建立信用机制。
某电商最新推出的“退货冷静期”就很有意思:频繁退货用户需要预付20%押金,正常退货者次日退款,异常订单则启动人工审核。
那么下一步,需要建立消费信用档案吗?或许真能拦住“惯犯”。
作为十多年的网购老用户,我始终相信多数人都在遵守规则,但让人无奈的是,规矩往往因为少数人的不遵守,而约束跟麻烦了大部分人。
有网友说,看到这些不剪吊牌的照片分享,“我以后不敢网购了”。
所以,我更希望平台能精准打击占便宜者,而不是让守规矩的人买单。
毕竟,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本意是保护消费者,不该沦为少数人“零成本换装秀”的工具。
七天无理由退货,更不应该是无底线的退货。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