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游街三日,真正的“洋垃圾”却在热搜外偷笑

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大连工业大学一名女生被开除的事,已经发酵好几天了。

从最开始素人大名上热搜的“赛博游街”,到群情激愤讨论学校大名开除是否合适,再到对媒体追逐流量写实名词条的愤怒。

所有情绪混杂在一起,引发巨大声量的舆论讨论。

如今情绪沉淀,我们是时候来好好捋捋这件事里,为什么大家如此愤怒?


1


核心事件发生在去年12月。

一名叫ZEUS的乌克兰电竞选手来上海参加比赛,在比赛期间和李同学产生交集并发生关系。

随后,ZEUS拍摄了几段关于女生的小短片,统统被他发到网上,引发传播讨论。

今年7月8日,李同学所在的大连工业大学以违反校规为由,在学校官网发布实名开除公告,随后李同学被在热搜上“赛博游街”。

这事此前被高频传播的几个关键点,在事情发酵后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反驳。

1.男生有家庭,女生是小三。

此前,ZEUS确实在自己的个人ins上发过和女儿的合照,但在事情发酵后,他出来澄清自己并未结婚。

2.网传女生当时有男友,且出发去上海看比赛的机票是男生赞助的。

这条尚未得到证实,广泛被拿来证明有男朋友的“道歉截图”,名字和李同学对不上号。

这条去年12月发布的抖音,在李同学被学校公开实名后,又有说法是黄某是李同学的妈妈,被拉出来挡枪……就必须得给女生安个男朋友是吧?

3.女生对私密视频知情,都对镜头打招呼了怎么能算偷拍。

先不说对镜头打招呼不等于同意视频被公开发到网上,其中一段视频明显是女生睡着了之后拍摄的,这不是偷拍是什么?

4.洋垃圾的侮辱言论,说中国女生是廉价牛排。

这一点被当事人否认了,说视频是剪切的,但无论这条是否证实,只能证明他确实是洋垃圾,与女生无关。

所以,整件事情中最核心的错误,其实都是洋垃圾做的——偷拍并传播。

李同学有错吗?如果有男友为真,那劈腿的她确实在道德上有亏,但有亏到应该被学校实名开除学籍,又被各路媒体带着大名,在热搜上反复游街吗?

真正应该被钉到耻辱柱上的洋垃圾,怎么就从骂声中逃脱了呢?


2


基于此,许多人才如此愤怒。

回到引爆的关键节点:大连工业大学对李同学做出的“拟开除决定”是否成立?

通常来说,学校开除学生并不一定需要援引法律条款或法律依据。

不少大学就规定,学生在考试、作业和论文中存在作弊现象,可以开除学籍,实操中也确实如此。作弊没有违法,高校是依据自身规章予以开除学籍的处分。

《大连工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里,确实规定了“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有损国格、校誉的,视情节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

单看这一条,李同学和乌克兰电竞选手显然不属于“正当交往”,国格放一边,学校认为有损“校誉”,也就是说,依据这条,大连工业大学非要开除李同学,它的“拟开除”流程并没有太大问题。

但流程没有太大问题,不代表这事就没问题。

因为大连工业大学的问题,其实就写在它的规章里

细细看去,《大连工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中,认定能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不设处分上限)的行为还有:

“学习期间发生未婚性行为者”、“收藏、观看淫秽书刊或杂志、视频者”、“在公共场所有不文明行为(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说脏话、过度亲密行为)经教育不改者”……

如果有过这些行为的学生都要顶格处罚,大连工业大学还有学生吗?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个学校规章不但过度干涉学生的私生活,而且存在“高标立法,选择执法”的问题。大家质疑该学校的校规刻板、保守、自由量裁权过大,不是很正常吗?

李同学涉及到的“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没有标尺,但处罚上限是开除,原本就不能令人信服。

其次,就是被广泛指责的学校处分公告用真名实姓。

之前浙大留校察看强奸犯学生,没有实名;对虐猫学生处罚,没有实名;就连同样联系不上自家学生,不得不公告开除的清华大学,也只是用姓氏+学号。

怎么到李同学这,就必须要实名示众呢?


3


大学的实名开除公告,是整件事的导火索,以许多官方媒体为首的媒体矩阵,则是翻身打滚地在吃人血流量。

单位公示用真名,尚能吵一下是否有合理性,真正需要管控隐私的环节是传播环节。

要不是媒体不加选择甚至连码都不打地搬运,李某的名字至于挂得满大街都是?谁是侵犯隐私的主犯,显而易见。

一些媒体的“新闻伦理”就只在口头上,基本的隐私权都不肯给女孩子,偌大一个官媒,直接把女生的名字挂在标题里。

更有甚者,有些媒体上午把女生大名挂在报道里,下午开始假惺惺地说“受处分女生不必被拉出来游街”,“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谁组织的游街啊请问?

所以在我看来,整个事件里,要说侵犯隐私造成网暴,最大的锅还是在舆论本身。

主流媒体在KPI作用下也追逐流量,导致舆论场出现了极其明显的道德边界缺失——你说自媒体跟没跟风,跟了啊。

可你不少官媒带头,吃权重流量,又有什么立场去规范自媒体行为?

而且,整个事件的讨论也根本不聚焦。

事件中是否有性别元素?我认为是有的,裤裆民族主义认为,睡了别国的女人叫做“为国争光”,而自家女人被外国人睡了叫做“有损国格”。

这种荒谬的、激素驱动的观点,反驳它都跌分,我就不说了。

那么,大连工业大学是否是依据这这种价值观,做出的开除决定呢?

我们无法确切得知,但事情有两个疑点:一是舆情发生在去年12月,如果是因为“有损国格”做出的处分,为什么今年7月才“拟开除”?工业大学的网速不应该这么慢吧。

二是学校在公告中引用了两份文件,其中一份指向了李同学“无法完成学业”,这与后续网络爆料的“学校联系不上李同学”是何关系,“拟开除”是否还有其它原因?

可惜的是,舆论根本不讨论这些问题。

媒体精英跟着盲流起舞,国之公器与饭圈合流,这破舆论除了性别流量还剩什么了?

议题这样设置,目的就是引导更多人说出那句“我无条件站自己性别这一边”,从而进一步撕裂社会共识:就事论事,统一标准,永远站在事实这一边,才是唯一可能的救赎之路。

这一点,主流媒体不知道吗?

知道,但就是要流量,这才是整个事情里最恶心的。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怎么看李同学被“赛博游街”?


来评论区说说吧~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7

标签:游戏   洋垃圾   同学   大连   工业大学   女生   媒体   学校   国格   实名   学生   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