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服务革新升级带给游客体验的变化——
从“看不懂”到“感兴趣” 从“没印象”到“忘不掉”
□记者 陈怡霏
博物馆入口处,众多游客如约而至,排起长队;展厅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今年国庆假期,我市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不少外地游客“为一座馆、赴一座城”,以一场深度“文博游”开启假期。以运城博物馆为例,“双节”期间,该馆单日最多接待游客15000余人次,截至10月7日,累计接待游客近88000人次。“流量”背后,是博物馆内服务和体验的革新升级。
“3000多年前人们喜欢什么样的图样?答案就在我们身边,环顾展厅四周,便可以发现凤鸟的图案……”10月1日上午,运城博物馆“华夏寻根”展厅内,志愿者冯涛正为游客热情讲解,他没有局限于文物本身做讲解而是广泛拓展,以优质内容让更多人触摸河东历史,帮助游客收获良好的观赏体验。
从10月1日至10月7日,运城博物馆免费提供讲解320余场,参加志愿者达200余人次。该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除公益讲解外,今年“双节”期间,运城博物馆还延迟闭馆一小时,并安排专人巡岗,开设舆论监督热线,力争将投诉问题1小时内解决,树立高效服务意识,始终将提升游客体验放在首位。
如今走进博物馆,游客的体验已从过去的“看不懂”“没印象”转为当下的“感兴趣”“忘不掉”。在展品前庄圆鼎前,太原游客张红边听讲解边按下手机快门,不由感叹:“这种带着珠光的青铜器真是少见……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我了解到更多关于人类文明起源的历史,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庆游客吴女士和周女士表示,这次是两家人一起来运旅游,来之前已经计划好了6天5夜的行程,博物馆正是他们此行的首站。“刚刚听了免费讲解,志愿者讲得细致全面,体验感很好,这种服务是我在其他博物馆内没遇到过的,馆内藏品众多,文脉悠长,感觉运城真是一座宝藏城市!”
除公益讲解外,我市不少博物馆还推出多项体验活动,实现游客从“单向观展”到“沉浸互动”的转变。
“刚刚我上台和‘王之涣’互动,题目很有意思,我喜欢这里的活动……”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的6岁小朋友马子煦说。国庆假期,中共运城市委统战部和运城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河东问道·华夏同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河东故事”活动,通过“古今对话+趣味答题”的形式,加深了外地游客对本地文化的了解,增强群众的爱国情怀,深化“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吸引不少游客参与,获得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
在我市河东池盐博物馆,盐雕体验等研学活动也让不少外地孩子们了解了河东文化。“通过参观和动手制作,我明白了盐的重要性,也知道了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来自陕西西安的一位小朋友说。
从“以藏品为中心”到“以游客为中心”,服务升级不仅带来了“人气”,更沉淀了“口碑”。未来,相信我市博物馆还能在更多服务细节上精耕细作,释放出更多文化和经济动能。
更新时间:2025-10-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