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文旅推介走进湛江活动见闻
活动现场。
4月12日至13日,融水苗族自治县开展“粤桂协作 山海融合”融水文旅推介走进湛江活动。融水文体广旅局组织各景区、旅行社、非遗商家等文旅企业代表奔赴湛江,通过开设宣传展台、文艺表演和专题推介等形式,向湛江市民宣传推介融水旅游精品线路、优惠政策等,进一步加强两地文旅交流合作,为两地文旅合作注入新活力,共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
4月12日,活动首站走进湛江市赤坎老街,县文工团的演员们身着苗族盛装,在街头进行原生态芦笙踩堂路演,为本次文旅推介活动宣传预热。当天下午,文旅推介和产品展销活动在湛江市金沙湾劳丽诗广场举行,许多市民被欢快的芦笙旋律和苗妹灵动的舞姿吸引,纷纷驻足欣赏,感受苗乡儿女的热情与活力。
不仅如此,融水特色农产品、文创产品也颇受欢迎。产品展销活动上,不仅有苗族织锦、苗族银饰等精美的民族手工艺品,还有油茶、腊肉、泡椒等地道的农特产品,展现浓浓苗乡情。同时,工作人员还通过展示图片和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推介融水旅游景区、景点的精品线路,让湛江市民对融水的老君洞、梦呜苗寨、果冻水等秀美风光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融水是个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风光,有机会我也很想去融水旅游,感受一下苗族风情。”湛江市民冯子聪对融水的秀美景色十分向往,还在展销区购买了许多产品。
4月13日,“粤桂协作 山海融合”融水文旅推介小分队在湛江市华都汇购物中心搭建舞台,除了展销特色展品,还进行了芦笙演奏、苗族舞蹈等表演。表演中,演员们手持酒杯,为前来参加活动的湛江市民敬上香甜的苗家酒。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互动模式,让观众沉浸式体验了苗族最高礼遇的敬酒方式“高山流水”,感受融水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
活动现场,融水文体广旅局分别与湛江市霞山区文旅体局、坡头区文广旅体局、麻章区文广旅体局签订文旅合作框架协议,融水旅游景区、旅行社代表与湛江市旅行社代表上台签订引客入融框架协议。未来,两地将携手推动旅游发展,通过游客互送的方式,让更多湛江市民走进融水,领略苗乡的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
活动期间还举行了粤桂协作2025畅游广西融水旅游年活动启动仪式,介绍2025年融水面向湛江游客开展的一系列优惠活动,充分发挥融水丰富的文旅资源优势,拉动融水旅游消费,推动融水文旅“出彩”“出圈”。(通讯员:龚远虹)
“太好了!今年种田再也不用抽水了,农田用水难的问题终于解决了。”近日,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永乐镇荣山村下芦屯,望着崭新的水渠、潺潺流淌的泉水,农户莫显志兴奋地对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
连日来,该县纪委监委对水库维修、堤坝加固、渠道畅通等水利工程建设采取“室组地”“室组局”联动模式,通过实地查看、走访群众、调阅资料等方式,压紧压实职能部门责任,确保不误农时、不误农事,全力护航春耕。
“建成的水渠,深度、宽度、厚度、长度都符合要求吗?有没有渗水、漏水的现象……在监督检查时,我们必须严之又严,让水利工程建设真正成为利民惠民工程。”在永乐镇木王水库,该县纪委监委驻县住建局纪检监察组组长韦忠良边看设计图纸,边看测量数据,仔细核对,确保水利工程建设惠及群众,护航粮食安全生产。
永乐镇木王水库是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和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由于年久失修,堤坝、水渠等存在堵水、渗水、漏水,给农田灌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水库的水流不到农田,我只能靠天,天不下雨,我只能抽水。但抽水费用太高了,一年下来,我种的500多亩稻谷,光抽水就要花费2万至3万元!”去年,纪检监察干部在监督检查农田用水情况时,莫显志为难地说。
群众事是大事,解决问题保民生。得知群众农田用水困难的情况后,该县纪委监委聚焦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到田间、入农户,走访了解水库、水渠灌溉农田等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向相关部门反馈,督促其快速解决农田用水难问题,确保农田有水“喝”、粮食得丰收。
“维修水库、水渠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一定要抽出资金,对水库、水渠进行加固、维修,让农田随时用得上水。”该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春耕春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更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我们要持续加强监督,确保情况在一线掌握、责任在一线落实、监督在一线推进、问题在一线解决,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助力乡村振兴。”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讯员:龙林智 覃天阳)
4月15日,融水苗族自治县开展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通过文化安全主题教学、手工制作现场教学等形式,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守护文化根脉,维护文化安全。
活动当天,县委办、县委国安办及各乡镇宣传委员、统战委员齐聚彩云苗艺非遗美学生活馆,听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有关知识,现场制作型染、扎染等,参观非遗手工艺品展(见上图)等,感受非遗魅力,进一步增强维护文化安全的意识。
接下来,融水将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努力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推动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通讯员:荣珍珏 蒙成远)
参赛人员将采摘的茶叶倒入簸箕中。
近来,在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振民村,漫山遍野的茶树吐露新绿,茶香四溢。4月8日,红水乡首届“茶香红水 苗韵悠长”茶文化节活动在振民村举行,通过采茶比赛、茶文化体验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展示红水乡茶产业发展成果。
在振民村茶叶基地采茶比赛现场,来自红水乡8个村寨的8支采茶队伍的参赛人员,背着竹篓在茶园里穿梭,双手快速采摘鲜嫩茶芽,比拼采茶速度与技巧,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欢声笑语不断。
采茶比赛选手潘美开心地说:“这是我们乡第一次举办采茶比赛,很有趣,也很有意义。”
采茶比赛结束后,现场还进行了新式茶饮创意调制比赛,参赛人员纷纷使出“十八般武艺”,调制出有创意的茶饮。一道道工序井然有序,茶园里弥漫着浓郁的茶香,让大家感受茶文化的底蕴。
活动还进行了采茶舞大比拼、迅速泡茶挑战和产业发展主题宣讲比赛等,以赛事激活产业,为当地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振民村第一书记马诗盛说:“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大力发展茶产业,促进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红水乡依托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将茶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采取“合作社+单位+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茶产业发展。据了解,红水乡主要在振民村、芝东村、黄奈村进行茶叶种植,种植面积达7910亩,共有3家专业合作社,年产干茶81吨,带动全乡945户种植茶叶。接下来,红水乡将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不断改进茶叶加工工艺,提升茶叶品质,同时,通过举办茶文化节等各类活动推动茶旅融合发展。(通讯员:荣珍珏 黄诚)
近日,融水苗族自治县永乐镇四莫村种植的黑木耳喜迎丰收。黑木耳种植基地里,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肥厚油亮的黑木耳缀满菌棒,工人们穿梭于菌田间采摘新鲜木耳,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见上图)。
基地负责人潘景松介绍,今年采用“露天地栽”方式模拟野生环境,共种植黑木耳菌棒13万棒,进一步提升了木耳品质。
“当前,正值黑木耳采收高峰期,基地一天可以采摘6000斤至1万斤,一期可以采收10次,总产量26万斤,晒干后可以卖到28元一斤。”潘景松说,基地与柳州螺蛳粉原材料供应链对接,黑木耳主要销往山东、浙江等地,销路稳定,年销售额近百万元。
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基地在种植、管护、采摘、晾晒等环节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让更多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在这里工作离家近,能照顾老人、小孩,真好!”村民莫华光笑着说。
近年来,四莫村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收入。(通讯员:覃美 欧振波)
2024年,融水供电公司紧紧围绕各项工作目标,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在党的建设、企业改革、业务指标提升以及重点项目推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
基层支部作用充分发挥
融水供电公司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取得佳绩。其中,四荣供电所党支部获评广西电网2023—2024年度五星级党支部。
深化企业改革。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公司成功理顺股权关系,完成股权无偿划转工作。
业务成绩亮眼。通过线损专项治理,销号30条异常线路和159个异常台区,台区异常率大幅下降。计量抄通率提升,综合自动抄表率达99.94%,电子化结算率明显提升,终端时钟及专变电表时钟合格率均达99%以上,位列柳州网区第一名。
重点项目加速推进。优质工程建设成果丰硕,提前30天完成“5·30”迎峰度夏项目投产任务,展现了高效的项目执行能力。新国村鲤鱼岩1#公变台区改造工程融合前沿技术,斩获广西电网优质工程奖,开启农配网基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供电服务形势平稳。2024年,融水供电公司实现“一般生产安全事故零起”;供电可靠水平持续提升,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和户均配变容量均有所提升。
“获得电力”服务再提速。实行“双首席服务机制”,开展走访调研19次,高效服务广西融水华林木业等重点企业项目,满足企业用电需求;全面落实国家电价政策。全年市场化交易用户达167家,交易电量达1.67亿千瓦时,交易电能电费4260万元;严格执行电价电费优惠政策,为居民和低压客户业扩延伸免费装表到户共2897户。
电网建设有序推进。全年完成农网改造升级投资1.05亿元,实施项目128个,建成投产10千伏线路14条、配电台区46个、自动化项目24个共86台智能设备,完成项目投产84项。项目投产数量连续5年位居柳州网区第一,为地方电网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供电服务持续发力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融水供电公司强化党建引领,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和正风肃纪,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望2025年,融水供电公司将继续秉持初心,勇担使命,在保障电力供应、服务地方发展、推进企业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在新的征程中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通讯员:覃美 韦丹)
值班校对丨黄杏俏
责任编辑丨王淇漠
责任审核丨石 姗
责任监制丨龚祥友
出品单位丨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醉美融水》APP、《秀美融水 风情苗乡》微信公众号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该作品。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