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陆续分享《赣州地标》十八区县系列,预计整理发表100篇,图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欢迎关注转发宣传。
本公众号从导游的视角游览景区,有专业的导游词,有旅途的调侃,有带红培班的思考,也有带团路上的诗和远方,更有日常生活的泪和辛酸,持续更新《赣州地标》《唐江生活》《薛导游记》系列。

(点击可导航前往打卡)关西新围
往期阅读原文:
1.世客会打卡赣州热门景点攻略(附导游讲解词)(二)龙南关西新围
2.游赣南围屋(二):龙南关西围
3.国庆长假到赣州这些地方好玩(美景视频)
龙南关西新围是赣南客家围屋的杰出代表,被誉为 “东方古罗马城堡”,其历史底蕴、建筑智慧与文化内涵在客家民居中独树一帜。以下是详细介绍:
历史沿革
- 始建背景
- 关西新围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 年),由当地富商徐名钧(徐老四)耗时近 30 年建成。因原有西昌围拥挤,徐氏家族斥巨资打造新围,与老围呼应,故称 “新围”。
- 功能定位
- 作为集家、祠、堡于一体的复合型建筑,关西新围不仅是徐氏家族聚居之地,更是战乱时期的防御堡垒,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生存智慧。
建筑特色
- 布局结构
- 围屋呈长方形,长 94.75 米,宽 83.36 米,占地面积 7426 平方米,建筑面积 11477 平方米。
- 整体为 “回” 字形结构,核心为五组并列、三进十八厅的豪华大宅,共有 124 间房屋、11 个天井,主次分明,对称严谨。
- 外围高墙厚达 2 米,四角设 15 米高炮楼,墙体密布炮孔和梅花枪眼,形成立体防御体系。
- 防御设计
- 东西两门设三层防御:外层包铁板,中层置千斤闸门(带滴水漏防火攻),内层设五道凹槽可加固木门。
- 围内有水井、水池,保障水源;通道交错连通,便于战时调度。
- 工艺细节
- 墙体用三合土夯筑,青砖磨光砌筑,结合石灰、细沙、红糖、桐油等材料,坚固防潮。
- 厅堂石墩雕刻八卦、动植物图案,木雕以龙、凤、麒麟等象征吉祥,工艺精湛。
文化内涵
- 风水理念
- 选址 “背山面水,左右围护” 的蛤蟆形宝地,坐北朝南,前低后高。东门外设半月池聚财,东北侧建照墙补风水缺陷,体现客家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改造智慧。
- 宗族制度
- 围内住房按等级划分,祠堂为核心,象征宗族凝聚力。公共空间(如禾坪、厅堂)强化家族协作,私有财产独立减少矛盾,形成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历史价值与保护
- 世界遗产地位
- 2012 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等并称 “中国五大特色传统民居”。
- 保护历程
- 1992 年列为县保,2001 年晋升国保,2019 年《赣南客家围屋保护条例》实施。
- 2018 年完成修缮并重新开放,成为国家 AAAA 级景区。
旅游指南
- 地址
-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关西镇新围村。
- 交通
- 自驾:大广高速龙南收费站下,沿 S407 省道东行约 12 公里。
- 公共交通:龙南市区乘旅游专线或包车前往。
- 最佳游览时间
- 春秋季,气候宜人;夏季可体验围屋清凉,冬季感受客家年味。
- 周边推荐
- 关西圩老街:保留传统市集风貌,可购客家特产。
- 小花洲遗址:围西休闲区,规划复建亭台湖景。
- 邻近围屋:西昌围(老围)、鹏皋围等,形成围屋建筑群游览线。
文化活动
- 曾举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客家围屋高峰论坛,吸引环球旅游小姐等文化活动,成为展示客家文化的窗口。
关西新围以其 “九幢十八厅” 的恢宏格局、严密的防御体系和深厚的宗族文化,成为研究客家历史与建筑艺术的活化石。其保存之完整、功能之完备,不仅是客家人开拓精神的见证,更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璀璨明珠。























(图片来源:省文化和旅游厅宣传推广处、龙南文旅)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下期预告:赣州地标(67)最高的客家围屋——燕翼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