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才发现:大多数退休老人不旅游,去旅游的一般是这4类人

小区楼下的石凳上,每天都坐着几位退休老人。

阳光好的时候,王阿姨会拎着刚买的菜凑过来,说她刚跟旅行社报了去桂林的团,李叔蹲在旁边抽烟,嘟囔一句:"我们家那口子腿疼,哪儿也去不了。"

我妈退休这几年,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有的人退休后把日子过成了诗,有的人却连小区门口都走不出去。

后来我认识的老人多了才慢慢发现,那些能背起行囊看世界的退休老人,多半都是下面这四类人。

第一类:身体好,才有资格出去浪

楼下张大爷最近总在清晨五点半围着花园跑步,有人笑他 "退休了还这么拼",他擦着汗说:"不练结实点,怎么去爬黄山?"

去年他和老伙计们组团去爬泰山,全程没坐缆车,把同行的年轻人都甩在后面。

反观对门的赵阿姨,退休前就总说 "等老了去旅游",可真退了休,膝盖疼得上下楼都费劲,只能对着朋友圈里别人的风景照叹气。

《中国老年旅游白皮书》显示,86% 的老年游客将 "身体健康" 列为出游首要条件。

毕竟旅游不是坐在家里看电视,是要走街串巷、翻山越岭的。

你看那些在景区里精神矍铄的退休老人,哪个不是把身体当回事儿的?

每天早睡早起、坚持锻炼,广场舞跳得比年轻人还有劲,这样的身体底子,才能经得起旅途的折腾。

就像作家老舍说的:"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

如果连你自己的客厅都破破烂烂的,还怎么招待远方的风景?

所以啊,我们退休后别总想着 "等以后",只有从现在开始把身体养好了,才有资格去看诗和远方。

早上起来别赖床,下楼遛个弯儿;晚上别总盯着手机,早睡一会儿。

身体好了,腿杆子硬了,我们想去哪儿抬腿就能走,这才是退休该有的潇洒劲儿。

第二类:兜里有钱,心里才能不慌

我陪我妈去菜市场买菜时刚好碰到了刘叔,他正跟卖菜的大姐讨价还价:"便宜两毛呗,我下个月还要攒钱去西安呢。"

刘叔是企业退休干部,每个月退休金四千来块,除去日常开销,攒半年才能凑够一趟远门的费用。

而他同一个单位的老领导陈叔,退休后每个月退休金一万多,隔三差五就带着老伴儿去国外转悠,朋友圈里不是在巴黎看画展,就是在东京吃寿司。

民政部 2023 年数据显示,我国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 3564 元,其中能达到 5000 元以上的不足 20%。

虽说我们出去旅游不一定要花大钱,但交通、住宿、门票哪样都离不开钱。

这就像旅游是一场自助餐,兜里钱多的能选山珍海味,钱少的只能挑家常菜,但前提是至少你得有拿餐盘的底气。

你要是兜里没钱,看到喜欢的景点门票太贵舍不得买,想吃点当地特色美食又心疼钱包,这趟旅游还能玩得舒心吗?

就像《增广贤文》里说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退休金虽说不是衡量我们晚年幸福的唯一标准,但一定是退休生活的底气。

当然,这里说的 "有钱" 不是要大富大贵,而是得有合理的规划。

年轻的时候我们别只顾着花钱,该存的钱存起来,退休后才能有说走就走的自由。

退休金高的老人,自然能过得滋润些;退休金少的,也可以像刘叔一样慢慢攒,只要心里有盼头,日子就有奔头。

第三类:观念新,退休生活才够味

社区举办的退休老人茶话会上,王奶奶的一番话让大家印象深刻:"我闺女总说我年纪大了别瞎折腾,可我觉得退休才是新生活的开始。"

王奶奶退休后报了老年大学的摄影班,跟着老师去青海拍过油菜花,去敦煌拍过莫高窟,现在她的摄影作品还在社区展览呢。

而同小区的李奶奶,退休后就只会在家带孙子,总说 "旅游是年轻人的事儿,我们去凑什么热闹"。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的数据显示,参加过老年大学的老人,出游率是普通老人的 4 倍。

这说明啥?观念一变,世界就宽了。

作家汪曾祺说:"人总要有点兴致。"

而旅游就是最好的兴致,它让退休生活不再是每天重复的 "菜市场 — 电视机 — 床"。

观念这东西,真的能决定退休生活的样子。

很多老人觉得退休了就该在家养老,带带孙子、种种花,可偏偏有这么一群人,把退休当成了人生的第二春。

他们愿意接受新事物,愿意走出舒适圈,愿意活出自己的人生。

旅游就是我们最好的兴致之一,它能让你看到不同的风景,认识不同的人,让退休生活不再是日复一日的重复。

别觉得自己老了就该守着一亩三分地,观念转过来,世界就大不一样了。

跟着手机学拍短视频,跟着旅游团去见见世面,你会发现,外面的世界远比你想象的精彩。

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只要观念新,哪儿都能玩出花样来。

第四类:心态好,哪儿都是好风景

我带孩子去公园玩时碰到张阿姨,她正坐在长椅上翻看旅游相册,里面有她在西藏拍的布达拉宫,也有在自家小区拍的月季花。

她说:"旅游不在于去哪儿,而在于用什么心态去看。"

有一次她去杭州旅游,赶上了连续三天的雨,同行的人都抱怨倒霉,她却觉得雨中的西湖别有一番韵味,还写了好几首诗。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生活保持好奇心的老人,幸福感比普通老人高 37%。

心态这东西,真的比风景更重要。

同样是旅游,有的人觉得累,有的人却觉得乐;有的人抱怨吃住不好,有的人却能发现细微处的美好。

就像苏轼在《定风波》里写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心态好的人,总能在旅途中找到快乐,哪怕只是路边的一朵小花,街角的一声吆喝,都能成为他们心中的风景。

退休后我们别总想着跟别人比,别人去了多远的地方,住了多好的酒店,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有没有用心去感受生活,有没有用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世界。

就算不去远方,我们也可以在周边的小城转一转,在熟悉的街道走一走,只要心态好,哪儿都是好风景。

坐在小区的石凳上,看着王阿姨拎着行李箱又一次远去的背影,我突然明白:退休后的旅游,从来都不是简单的走走停停,而是身体、金钱、观念、心态共同作用的结果。

身体是出发的基础,金钱是自由的保障,观念是前行的动力,心态是快乐的源泉。

或许我们不能人人都成为旅游达人,但至少可以从现在开始,把身体锻炼好,把日子规划好,把心态调整好。

等退休了,哪怕只去周边的小城看一看,只要我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好奇,就一定能在旅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退休不是人生的谢幕,而是另一场精彩的开始。

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个有资格看世界的人,哪怕走得慢一点,看得少一点,也要让退休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

毕竟,人生最好的风景,不在远方,而在我们积极向上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标签:旅游   退休金   阿姨   心态   观念   老人   身体   风景   小区   发现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