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一人自驾游全国的东北秀娘,4月13日一进入朝面山村就懵了。反复看地图确认,我明明在广东省汕尾市,为啥这里的消防、救援、警用设施上写的都是深圳呢?学习之后明白了,这里跟位于内蒙古境内的黑龙江加格达奇一样,是深圳在汕尾的飞地。
这里叫做深汕特别合作区,隶属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行政区域,由深圳市主导建设管理,是中国首个特别合作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位于汕尾市西部,粤港澳大湾区最东端,西北与惠州市惠东县接壤,东与海丰县相连,总面积468.3平方千米,由鹅埠、小漠、赤石、鲘门四个街道组成,朝面山村就隶属于鲘门街道。
接下来的疑问是朝面山村的得名一定跟朝面山密切相关,那么二者为啥又相距六七十公里这么远呢,并且也不在一个行政区呀?村里每个路灯杆上写着的“水库移民”给了我启示。原来朝面山村本不在这里,而是在朝面山上的黄羌林场,并且有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朝面山村历来有条“献命、献山、献家园”的村训。
话说当年的朝面山村是粤东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星火燎原、红旗飘飘。从大革命时期的武装斗争开始,至1934年东江特委在黄羌地区停止活动的十多年中,黄羌地区的工农革命军在朝面山安营扎寨;党的东江特别委员会在朝面山成立;海陆丰三次武装起义的主力部队在朝面山发兵;代表工农专政的海丰县临时革命政府在朝面山驻足;我军历史上最早组编的正规军红二师在朝面山成功改编;闻名遐迩的红军四十九团在朝面山组建……
1958年,为支持建设黄羌林场,朝面山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将赖以生存的“母亲山”朝面山和林木献给了祖国。1976年,国家为抵御洪水兴建朝面山水库,朝面山人再一次献出了自己的家园,于1979年举村从黄羌林场移居鲘门镇,并沿用原村名。移民何止是搬个家那么简单的事,连根拔起是几代人都难以抚平的痛啊。
了解了这些历史后,不禁让我对朝面山村肃然起敬。
如今的朝面山村不仅有光荣的红色基因,还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朝面山村背靠全长4.2公里的南山岭古驿道,它是“惠潮古道”的一部分。从朝面山村出发沿古道上行5分钟,有“壮帝居”石刻与“宋存庵”两处古迹。这是为了纪念宋末皇帝及忠臣文天祥、陆秀夫等抗元英雄而建。村后南山岭下还建有纪念宋朝忠臣江钲的宋岩公祠。喜欢历史文化的朋友可以来此探寻一番。
朝面山村的面貌也略有不同。朝面山村人是客家族群的后裔,这里的房屋坐西北向东南,呈块状分布,多数为独栋单体小楼房,同时也保留着一些传统民居。整齐划一,错落有致。白墙青瓦,内敛含蓄。而家家户户门前的大红对联又彰显着勃勃生机。这里干净整洁,设施完备,民风淳朴,亲切友善,是非常理想的驻车地。可惜我只住两晚,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升温到30度,我要加速行程了。
再见了,朝面山村;再见,深汕特别合作区;再见,汕尾市。
更新时间:2025-04-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