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作为朝阳区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试点,象外公共文化空间正式揭幕,同步启动“共享阅读之美——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区域文化发展”的主题活动,并迎来悦读书屋、新教育童书馆的落成开放,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朝阳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开启新的社区示范篇章。
象外公共文化空间位于朝阳区清河营东路3号院,空间共有二层,总面积近3000平方米。书店、自习区、展览活动室、儿童阅读区和朝阳区图书馆阅览室巧妙镶嵌在其中,时尚、简约、大气的外观下,将图书、休闲、教育、美食、咖啡融为一体。尤其是自习座位和室内的图书相互呼应,营造出图书馆大气、宁静的氛围。
记者注意到,这里的图书选品讲究,都是最新上市的高品质图书,文学、艺术、历史、经济、科技类图书分别展陈。图书分类别具一格,一千零一夜、明亮的夜晚、置身事内、昨日之光、海水交汇的地方、流动的丰盈……这些原本是爱书人热爱的畅销类、经典类图书的书名,而在这家文化空间,它们拥有了图书分类标志的新身份。比如《明亮的夜晚》是韩国作家崔恩荣的畅销书,在这里它是女性与成长类读物专架的标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千零一夜》则是亚洲文学的分类标志;卡佛的诗歌《海水交汇的地方》在此变成英美文学的分类标志。
如此新颖、别致的文化空间有着丰富内涵。象外空间创始人郭宗伟告诉记者,在不断完善“3+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的基础上,朝阳区不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新阵地,持续深化公共文化阵地网络布局。作为朝阳区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新成员,象外空间以"让附近更有温度"为核心理念,突破传统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定位,探索将全民阅读、艺术体验、社区服务与便民商业深度融合。“在象外空间,居民不仅能借阅精选图书、参与名家读书沙龙,还能体验青少年通识课程、音乐会、心理疗愈等多元活动,更可便捷获取咖啡轻食、文创市集等社区商业服务,真正实现‘书香生活’、‘美好邻里’与‘烟火气息’的无缝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在纸质书籍与科技共生的时代,象外空间更展开对“未来阅读”的探索,特别引入春晚机器人和机器狗,以迭代前沿科技的方式,重新定义书店的边界,该空间正在举办的“机械觉醒——智能机器人三千年”主题展览,从普及机器人的发展史到打造知识型的邻里社区,希望通过科技成为温暖社区的“第三种语言”。
据悉,“新教育童书馆”的落地是象外空间“营造书香朝阳”理念向社区场景的延伸实践,让适合孩子们阅读的经典童书走进社区,助推孩子们从“有书读”到“爱读书”,构建儿童阅读支持体系,最终形成“会读书”“乐领读”的助读好习惯。
"我们不止提供空间,更致力于培育文化共同体。"郭宗伟表示,从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到探索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机制,近期也将推出"邻里文化节",通过机械觉醒展览、艺术画廊计划、社区领读人计划等活动深化居民的情感联结,让社区阅读空间打通公共阅读服务的微循环。他表示,未来,将通过“与科技融合”“与社区共建”等内容,推动文化资源与居民的精准对接,为区域文化发展注入可持续的力量。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路艳霞
更新时间:2025-04-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