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一场穿越千年的诗意邂逅

曾记否?去年春天,麻辣烫把甘肃天水推上网红城市榜。

天水麻辣烫▲

说来我是在重庆呆过一阵子的人,可是从来对麻辣烫无感。

旅行,也永远只到想去的地方,从不因某地“爆火”或“出圈”而去打卡、凑热闹。那么,我为何会从北京来到一千四百多公里外的天水?因为我早就知道,天水不止有麻辣烫。

我从来对麻辣烫无感▲

在操纵并追逐流量的时代,只为一个网红景点或美食而来的按图索骥式旅游,大概率会失望。

我喜欢以个人兴趣为中心,做足功课,到了当地再跟人聊聊,实地探索。旅行嘛,就要自己去发现,不走寻常路。

天水的傍晚▲

天水 ,一个美丽的名字,是陇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她是伏羲和炎帝的故乡,有着8000年的历史;她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历史文化的长河里,源远流长,犹如一朵奇葩闪烁着她的光辉;她是美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世界石窟遗产之宝地,融人文景观于一身,集自然风光于一体,相辅相成灿烂辉煌。

天水市▲

天水市区有两个。从麦积区打车去西边不到二十公里的秦州区。

网约车司机是个话痨退休大叔,有两个儿子。“还是姑娘(女儿)好啊,能常来看看你,儿子逢年过节都拎着东西孝敬丈母娘去了。”“天水就是气候好,冬不冷夏不热的。”“你问天水麻辣粉儿啊?咱们老了,吃不惯,就爱吃清淡软和的。现在的年轻人儿,重口味,吃着麻辣粉儿还就着老干妈。”他把我在伏羲庙放下。走近方知,正赶上为几天后“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的彩排。

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

“三皇”之一的伏羲据说生于今天水一带。伏羲庙初建于元末,明代扩建。

此时工人忙着搬放盆栽花草,给“伏羲城”大门基座点缀红黄纸花。庙门对面广场围起一圈,我加入吃瓜群众,站在高处往里看。但见长长四排古装演员,黑袍黑帽、绿裙黄裙,手举红黄二色的龙旗、明黄的华盖,随钟磬古乐缓缓起舞。伏羲是中华民族精神象征之一,在“羲皇故里”的年度祭典,当然要郑重其事。

给“伏羲城”大门基座点缀红黄纸花▲

遥想当年,伏羲率领着他的风姓子孙,在渭河流域,在秦州大地,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一画开天的绝顶智慧,让人类灵魂轻扬,鸟语花香;开天明道的历史功绩,让文明连绵不绝,波涛不息。一株唐朝的老槐,挺拔着创造的枝柯,一株宋朝的古柏,爬满和合的绿叶,它们像一对诚信的君子,一双礼仪的兄弟,比肩而立,两俩相望,梳风枕月,穿花度柳,展一露曾经的辉煌,书写今时的风一流。此刻,伴随着悠扬的钟声,依稀听到了穿越时空当年的音声。

天水伏羲庙▲

如果你像我一样喜欢历史和古蹟,来到天水你一定会两眼放光。

麦积区以放马滩和麦积山闻名。放马滩是战国至西汉的古墓群,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纸(西汉,地图残片)、秦木板地图(世界已知最早地图)和四百多枚竹简。

麦积区以放马滩和麦积山闻名▲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距放马滩约二十公里。

麦积山石窟独以泥塑冠绝于世,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麦积山石窟开凿于山体西南、南、东南三侧的峭壁上,洞窟之间有层层相叠的栈道相连。现保存大小窟龛221个,雕塑造型优美、彩绘壁画独具特色、崖阁建筑形式多样,是中国石窟遗迹的代表窟群之一

雕塑造型优美、彩绘壁画独具特色▲

四大石窟我都去过,敦煌、云岗、龙门的游览线路与地面大致平行,麦积山的线路却是纵向的,最考验体力。

山以麦垛形而得名,佛像都雕刻在一面山崖上。从入口到山脚要走好长一段上坡,路边牵马的小贩会劝你骑马上山(马用可怜巴巴的眼神对你说:“不要不要。”)。参观几乎是直上直下的爬梯。一边是平如刀削的山崖,另一边是立体的虚无,全程单行,没有退路,只好一边念佛一边死心塌地往上爬。

马用可怜巴巴的眼神对你说:“不要不要。”▲

十六国时期(公元四、五世纪),后秦一度是关中小霸主。

皇帝姚兴正如其老爸姚苌,很能打仗,却也崇尚文教,将著名僧人鸠摩罗什迎入长安奉为国师,始凿石窟于麦积山。麦积山至北魏而兴盛,西魏到明清不断加凿,成为河西走廊佛教石窟群的一部分。我认识的一位美国艺术史学者,每年要去一次麦积山,每次专门研究一个洞窟的一部分,与走马观花的俗人如我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麦积山石窟栈道▲

天水市区西北的秦安、甘谷二县,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如仰韶文化、常山下层文化、马家窰文化、齐家文化。

秦安县大地湾博物馆、甘谷县博物馆,展厅宽敞,灯光明亮,安安静静,尤其难得。尽可缓步徐行,细细玩赏石刀、石环、玉凿、玉斧,以及大量绘着鲵纹、鱼纹、鸟羽纹、水波纹、三角纹、网格纹、宽带纹的彩陶器皿。

秦安县大地湾博物馆▲

展厅宽敞,灯光明亮▲

天水那里不仅山水秀美,更有历史文化镶嵌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大地上。

古典众多人文荟萃,古文化厚重,人文景观玄妙。当你步入步行街,立刻会被它那迷人的景色所陶醉。俗语说,天上有天河,地上有天水。文庙古色古香地耸立在步行街的西头,呈显出天水深厚的文化底蕴。

步入步行街▲

天水如诗如歌,如画如梦。诗圣杜甫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南廓寺就耸立在藉河南岸的山脚下,岸边那晶莹的露珠,是诗圣杜甫落魄天水愁肠多情的泪滴吗?流淌过相思的泪水,书写过多情的诗句;杜甫从天水秦州城到东柯谷,这里虽然有山崖、水、竹又不必每天为战争即将到来而提心吊胆,然而,杜甫来时正赶上“秋雨绵绵,雨雾茫茫”的季节,“边秋一陰一易夕,不复辨晨光。檐雨乱淋幔,山云低高墙,鸬鹚浅井窥,蚯蚓上课堂,车马何萧索,门前百草长。”从诗里行间,看得出诗人在这个寂静的时候,回想起弃职西行,奔波流徙,路途遥远,兄弟音信全无,怎不使他日夜担忧。

南廓寺就耸立在藉河南岸的山脚下▲

思念之切,情感之深,这就为诗人离开天水埋下了“伏笔”,选择离开天水是杜甫的必然结果。

如今,古韵悠悠的南廓寺还在,挥笔凝思的杜甫还像千年前一样站立在藉河南岸幽静绿荫的花园中。行走在秦州这样的一条条古巷道、一个个古院落、一处处古遗址,才仿佛走进了古秦州的灵魂深处,才能触一摸她温柔多情的神经,感受她古典雅致的神韵,真正领略天水风光,品味天水的风一流。藉河风情线的建成,必将是天水美丽的风情线重新焕发出光彩照人的青春风采,如今碧波万顷,水光旖旎,山色空朦的南国风情朝夕相伴,古老的“天河注水”的传说成为现实。

如今,古韵悠悠的南廓寺还在▲

诗是好诗,诗仙歌过,诗圣写过,无数天水的诗人行吟过;因诗与天水融在一起。

因诗认识了天水的许多朋友,而今留在天水大街小巷的足迹依然历历在目,依然盛开在秦州的山峦水畔,流传在天水的街头巷陌。画是古画,水墨流香,古韵悠悠,伏羲文化是灵魂,秦汉文明是底色,三国风云是故事,民俗民风是背景,虽流经千年,一怀风骨却仍不改当年。

天水南郭寺景区景区杜甫塑像▲

回到麦积区,黄河支流之一的渭河在低缓的群山和楼房间悄无声息流过。

沿河一侧的翠湖公园,花木簇拥着长长的黄砖步道。奔着麻辣烫来的人有福了:公园附近就是天水火车站,出站口不远,“天水麻辣烫一条街”张灯结彩。成排的麻辣烫小店,吃不够还有真空包装快递到家。

天水火车站▲

转进街边小巷,水果店老板指着隔壁“麻辣烫串串香”说:

“要吃来这儿,二十年老店。”又瞥一眼巷外,“那些都是新修的。”六月中旬,天水的樱桃正当季。巷口坐着戴眼镜的年轻女孩,面前一大篮刚摘的樱桃,殷勤递来两个。呀,甜、脆、无比新鲜,只要十二元一斤。不顾人在旅途,贪心地买了两斤多。西北方言后鼻音重,女孩笑道:“宁(您)们慢走啊。”

天水的樱桃正当季▲

西北方言还多叠字,听着好亲切:黄馍馍、麵鱼鱼、糊塌塌、栲栳栳、洋芋汤汤……呱呱是天水市“非遗”小吃。

尝一碗:小坨荞麦淀粉是其形,油泼辣子、醋、盐、麻酱是其神,蒜泥和白芝麻为其点缀,绵软弹滑的麦香里,透着够劲儿的辣和酸。服务员说,可以夹在热的白吉馍里吃。

洋芋汤汤▲

我想起年轻时在成都,喜欢去文殊院买刚出炉的锅盔,夹着红油凉粉,可见口有同嗜。

方才见到卖“浆水酸奶”的,就问服务员何为“浆水”,答是芹菜、苜蓿等煮熟发酵后的馀水,清热解暑,西北人四季都爱吃。大胆点了“浆水麵”,入口清酸,有些蔬菜香气,果然别具风味。樱桃、呱呱、浆水麵,说到美食,天水也不止麻辣烫呢。

浆水酸奶▲

终于要离开天水,去高铁站网约车司机是天水本地的小伙子。

在车上闲聊说:“麻辣烫火了以后,外地人才知道麦积山石窟。”我说:“早就知道麦积山啦,天水不止麻辣烫!”我跟他细数这两天的见闻和饮食,忽然有些依依不舍,真应该给天水留出一个星期的时间。司机指着沿途正在修的二号线轻轨:“再来啊!你们下次来的时候就修好了。”



《水调歌头·赞甘肃天水》——作者

陇右明珠灿,羲里韵悠长。

麦积烟雨如梦,奇景映山梁。

卦台山前寻道,净土寺中悟法,仙籁绕回廊。

诸葛六出地,胜迹韵流芳。

藉河水,南郭寺,意飞扬。

胡笳羌笛,丝路驼铃诉沧桑。

花舞南山佳色,果溢北乡甜意,佳酿醉心房。

今日新天水,盛世谱华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旅游   天水   甘肃   诗意   千年   麻辣烫   石窟   杜甫   诗圣   渭河   天水市   樱桃   古韵   山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