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吴江。
地处江南水乡,河湖水系发达,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在这里,处处小桥流水人家,别有美好韵味。
一起来看看吴江名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2个最美古村落,你遇见过几个?
1 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名列第6批中国传统村落。 这里就是闻名世界的费孝通先生《江村经济》所书的“江村”。
这里位于太湖东南岸,古时属于良渚文化的地域。从空中俯瞰,一条小清河由东至西穿村而过,形似弯弓,北塍港笔直似箭,因此得名开弦弓村。这里是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其学名江村举世闻名。
这里有着浓厚的江村人文镜像。从马路进入村子,地上是一条长长的费孝通先生造访江村的时间线,从费先生26岁时的1936年6月,到92岁时的2002年9月,多达26次,费先生完全把江村当成了自己的家。
村落里建有江村文化园。该园有三个展馆:江村历史文化陈列馆、费达生江村纪念馆、费孝通江村纪念馆。 其中江村历史文化陈列馆展示了江村人文、风俗、美食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示江村文化的源远流长和深厚底蕴。
费孝通江村纪念馆以费老社会调查的大量珍贵图片和调研学术成果为主线,充分展示了费老26次造访江村的每一个足迹,展示了费老用毕生精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进行社会调研所取得的巨大学术成果。
在开弦弓村,古朴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并行。青砖黛瓦间,流淌着岁月的静好; 河畔人家中,时光柔软且美好。
2 吴江区平望镇溪港村
吴江区平望镇溪港村,名列第6批中国传统村落。
一个典型的依水临田型江南村落,依水而起、靠水而荣。 原称韭溪,相传始建于战国时期,越国伐吴时曾屯兵于此,因村中溪流而得名。
古村中流淌着的这一条清澈小溪,被称为韭溪,来源于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战国时屯此的越兵正以韭菜进饭,却传来出兵进吴的命令,越兵速将饭菜倒入小溪中整装出发。不料,韭叶入水即活,清澈见底的小溪,愈发绿如碧玉,从此小溪有了“韭溪”之名。
韭溪两侧砌有石驳岸,河中段的东林古桥颇为有名。此桥拱形单孔,东西走向,初建年代无考,明清年间曾经重修,南北两侧均镌有对联,其中以南侧对联最具诗情画意,“浩渺波光涵笠泽,参差帆影接莺湖”。东林桥堍曾是溪港村最繁华热闹的地方,街上店铺林立。
这里沿河沿街建筑多为前店后宅、下店上宅,只见黑瓦白墙、廊檐外挑、栗色的窗和柱,间间紧挨。建筑木构架以柱承檩,外围砌空斗清水砖墙或编竹抹灰墙,墙面多粉刷白色。
目前溪港老街上还保存了不少较完整的历史建筑、传统建筑,包括刘猛将军庙、东林桥、大庆桥、周家厅、溪港李宅楼等。刘猛将军庙外观黄墙黑瓦,庄严静寂,门前有两座抱鼓石,旁边就是东林桥,一桥一庙一河,交相生辉,相映成趣,形成了这里特有的历史文化景观。
这里的周家厅始建于晚清,是典型的江南大户人家的民居,是四乡闻名的“走马堂楼”。李家宅楼为民国建筑。也都值得寻访。
古村记编辑
更多古村古镇搜“古村记”小程序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