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超级乡村研究所
图源/图虫创意
朝看黄海日出,暮赏渤海夕照。春迎东游海豹,秋送南迁候鸟。151个岛屿在浩瀚的大海上星罗棋布、神秘缥缈,白居易梦见的“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可能就是长岛。
传说中,秦始皇认为登上此岛即可长生,便将它取名为长生不老岛,即长岛。
长岛又称庙岛群岛,隶属于山东省烟台市的蓬莱区,曾经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它地处胶东辽东半岛之间、黄渤海交汇处,拥有187.8公里的海岸线。
月牙湾
图源/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宣传文化和旅游部
2020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长岛县,成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海岛实践路径。
曾经这里是一片生态凋敝的“海上荒岛”,森林覆盖率仅0.5%,全岛岩石裸露、风沙肆虐。70余年接力耕耘,长岛累计造林超10万亩,森林覆盖率从近乎为零跃升至60%,荒山秃岭蜕变为绿意盎然的“北方生态屏障”。
▽ 横屏观看
长岛全景图
图源/图虫创意
受海域辽阔、气候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长岛曾经是茫茫大海中的孤岛,“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曾是当地的真实写照。
在1982年之前仅有少量居民在岛上居住,2008年长岛县所辖的南长山岛、北长山岛、黑山岛和庙岛4座岛屿开始向外国人开放,人们逐步掀起长岛神秘的面纱,并为独特的魅力所吸引。
峰山雄鹰
图源/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宣传文化和旅游部
01
生态静谧中的疗愈
如今轮渡还是进入长岛的主要交通方式,这种朴素的抵达方式,劝退了追求“即来即走”的快节奏游客,却吸引了对自然怀有敬畏的深度旅行者。
长岛是中国少有的“主动抑制开发”的海岛,其开发程度显著低于国内外热门旅游岛,但它却以“静默的治愈力”重定义旅行的意义——当其他海岛用霓虹夜市和快艇轰鸣填充游客的感官时,长岛选择让潮汐声、松涛声和鸟鸣声成为主角。
这里没有风车的叶片割裂天空,没有霓虹惊扰夜栖的海燕,唯有渔船的引擎为候鸟让出航道,让“鸟的天堂”在人类的克制中永续鸣唱。
万鸟岛
图源/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宣传文化和旅游部
长岛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中段,恰处渤海海峡最窄处(蓬莱至长岛仅7公里)。每年春秋两季,数百万候鸟在此跨越海洋,形成“鸟浪奇观”
长岛自古是斑海豹的迁徙觅食必经之地,海豹成群戏水和卧礁晒太阳的场景已经司空见惯。
通过持续不间断生态治理修复,多年未见的大叶藻等藻类在海岸丛生,白江豚、鲸鱼等珍稀海洋生物也在长岛频频出现。
海豹礁
图源/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宣传文化和旅游部
长岛是全国唯一的海岛型国家级地质公园,其独特的地质遗迹包括海蚀崖、海蚀洞等壮丽景观,记录了数亿年地质演变与郯庐断裂带构造运动痕迹,被誉为“天然地质实验室”。
在长岛,你可以“一脚踏两海”,这里有一处被称为世界地质奇观的地方,那就是黄渤海的交汇点——蓝色的渤海水与黄色的黄海水相撞,共同绘制出一幅如太极图般的壮观画卷。
黄渤海交汇处
图源/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宣传文化和旅游部
这是一条会走动的分界线,涨潮时渤海水向西压,分界线往黄海方向退;退潮时黄海水反推回来,每天移动范围能差出两三百米。农历初一十五大潮时,两股水流撞出半米高的碎浪,像海里竖起一道毛玻璃墙。
附近的老渔民告诉游客,早期人们用浮标硬划出分界,结果第二天全被浪冲歪了,老渔民不禁感叹:“这世上哪有天生的界限?”
游客们若有所思,我们生活中的地域偏见、文化隔膜,其实都像沙滩上的划线,一个大浪就打没了。海底泥沙早就混着长江和黄河流下来的土,分不清谁是谁。
仙境源海滩
图源/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宣传文化和旅游部
02
小岛的生存哲学
走进长岛,你会发现它似乎少了点商业气息。
长岛禁止大规模房地产开发,严格控制填海造地、工业项目,限制游客数量;岛内禁止外地燃油车进入,推行新能源公共交通,减少污染;岛上缺乏现代化、刺激性的大型水上娱乐设施,少了点疯狂体验。
林海环海栈桥
图源/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宣传文化和旅游部
这其实是有意为之,长岛旅游更侧重于生态保护和渔家文化。长岛是“渔家乐”的发源地之一,游客可以深入渔家生活,跟随渔民学习编织渔网,在潮间带捡拾贝类,感受最原始的渔家劳作乐趣;夜晚繁星点点的夜空下,围坐在一起听老渔民讲述海上奇遇与古老传说,品尝渔家大嫂亲手烹饪的原汁原味海鲜,每一道菜肴都承载着海岛人的生活智慧。
梦寻仙山灯光演艺秀
图源/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宣传文化和旅游部
很多游客惊喜地发现,这个没有灯红酒绿、感官刺激的海岛,别有一番滋味,“星空代替霓虹,潮声代替音乐”的自然疗愈体验,让大家愿意放松身心,在这个小岛好好住上几天。
图源/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宣传文化和旅游部
长岛有部分民宿是由百年海草房改造而成。海草房的房顶覆着厚实的海带草,墙壁全部为石条所砌,隔寒隔热、冬暖夏凉,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与四合院、蒙古包、土楼和窑洞等一样,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图源/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宣传文化和旅游部
还有一些民宿由百年渔家老屋改建,保留原始石头墙、木梁结构等元素,同时融入现代简约设计,如落地窗、开放式庭院等,形成“新旧共生”的风格。装饰上常使用渔船木、渔网、贝壳等元素,营造浓厚的海洋文化氛围。
图源/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宣传文化和旅游部
多数民宿紧靠海岸线,推窗可见海景,部分还提供私人海滩或观景平台,适合欣赏日出日落。
图源/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宣传文化和旅游部
长岛很多民宿由当地渔家转型而来,部分民宿还保留着管吃管住的传统经营方式,餐食以新鲜的海鲜为主。近年来,也有一些民宿开始注重住宿品质和服务的提升,向高端化、特色化发展。
图源/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宣传文化和旅游部
目前长岛共有在营“渔家乐·民宿”700余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占全区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渔家乐·民宿”产业已成为长岛的富民产业。
在长岛居民心中,妈祖是至高无上的海上保护神。渔民们世代出海捕鱼,面临着诸多不可预测的风险,妈祖成为他们心灵的寄托,给予他们精神慰藉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承载着人们对平安、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妈祖盛事
图源/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宣传文化和旅游部
民宿主人或当地向导会向游客讲述妈祖传说,如“娘娘赐灯”“娘娘引路”等故事,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期间,当地会举办盛大的庙会,上演传统祭典、渔家戏曲和民俗表演,游客可沉浸式体验锣鼓喧天的节庆氛围。
长岛,没有喧嚣热闹的外衣,也不是纯净避世的“世外桃源”,每一个到此的人,都会感悟到这座生态小岛的发展哲学——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中,寻得持续向前的动力。
特别鸣谢:
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宣传文化和旅游部
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