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参观汉检汉字博物馆

2016年6月29日,在日本京都市四条通的东端,汉检汉字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一座体验型的博物馆,不仅可以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还可以通过触摸、互动、游戏等方式探索汉字的秘密——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2025年4月19日下午,我从八坂神社的西门离开,向西步行约50米偶然看到这座汉检汉字博物馆。在一层展厅的入口处,赫然摆放着2024年“今年的汉字”,由清水寺住持森清范挥毫书写的“金”字,浓烈的中国文化气息瞬间吸引我购票参观。


在一层的展厅内,按照汉字的发展历史,依次介绍中国甲骨、青铜、简牍、陶器等文物上留下的文字资料。最初,日语没有文字,直到八世纪中叶,日本人开始引进中国汉字。他们用楷书偏旁创造片假名,又用草书偏旁创造平假名,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字体系。

进入博物馆的时候,每人获得一张卡片,上面印着展厅的分布地图和带有问题的表格。这是干什么用的呢?在一层的展厅中间,有六个互动的展台,对应着每一个表格的任务。

这里有甲骨占卜、金印印戳、用万叶假名写名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原来的字印戳、用汉字写国名等项目,简单有趣,内容丰富。通过盖章、抄写、对比等游戏,引导游客观察汉字的细节,培养大家认识汉字的兴趣。


在二层的展厅内,分为不同的汉字主题展区,可以体验汉字的结构和特征,包括字体、笔顺、拼读、成语、方言、造字法等。同时,还展示了诞生于日本的国字,外观很像汉字,但是都不认识。

1975年,日本开始实施汉字能力检定,简称为“汉检”。1992年,日本文部省把汉检认定为公共技能考试,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成立,以“普及汉字文化”为宗旨,将汉字看作日语中的精华。


从1995年起,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开始评选年度汉字。每年12月12日,在京都清水寺殿前,由住持亲笔书写公布,用一个汉字概括当年的社会状况和民众情绪。

在二层的临时展厅内,正在举行“今年的汉字”展,陈列着1995年至2024年全部的年度汉字原稿,均书写于长约1.5米、宽约1.3米的长方形和纸之上。通过旁边的展板,可以了解当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选择这个汉字蕴含的意义。

1995年,公布的第一个年度汉字是“震”字。当年1月,日本兵库县南部发生大地震;3月,东京发生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导致整个日本社会动荡不安。每一个年度汉字都是这一年的真实写照,回看每一个汉字,勾起每一年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旅游   京都   汉字   日本   博物馆   展厅   平假名   片假名   年度   甲骨   偏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