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春深夏浅,天马故乡草木葳蕤;丝路驼铃,凉州古城风华正盛。“五一”假期将至,五湖四海的宾朋正循着“天马行空·自在武威”的邀约纷至沓来。作为这座千年古城的儿女,我们既是城市文明的守护者,亦是城市荣光的书写者。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向全体市民发出倡议:让我们以“主人翁”的担当、以“东道主”的热忱,共绘一幅“宾至如归、文明如诗”的假日画卷,让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游客,都能在武威的山川草木间、街巷烟火中,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人情的暖意。
一、热情迎客,做城市最温暖的“微笑名片”
“有朋自远方来,当以礼相待。”游客踏入武威的第一步,便是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我们倡议全体市民以“待客如亲”的胸怀,主动化身“城市向导”:出租车司机多一句“欢迎来到天马故乡”的问候,景区商户多一份“慢走常来”的真诚,社区居民多一次“需要帮忙吗”的伸手。若遇游客问路,不妨驻足细说;若逢游客拍照,不妨主动避让;若见游客踌躇,不妨上前搭话。一个微笑、一杯茯茶、一句方言的“吃好耍好”,便能消解旅途的疲惫,让“武威之行”成为游客心中最柔软的记忆。
二、诚信经营,做市场最坚实的“定海神针”
诚信是文旅产业的“金名片”,更是城市信誉的“压舱石”。我们倡议全市旅游从业者以“口碑胜金”为准则,共守“三条底线”:价格透明,明码标价、童叟无欺,杜绝“阴阳菜单”“天价消费”;质量过硬,食材新鲜、服务周到,让游客吃得安心、住得舒心、游得顺心;不欺客宰客、不虚假宣传,以“一诺千金”的担当赢得游客的信任。餐饮店可推出“凉州味道”平价套餐,让游客尝遍三套车、面皮子的地道风味;民宿主可备好“武威手绘地图”,为游客规划“古迹探秘”“生态休闲”的私享路线。唯有以诚信为基,方能让“武威游”成为游客心中“不虚此行”的代名词。
三、文明交通,做城市最灵魂的“流动风景”
“五一”期间,武威市将迎来客流、车流双高峰。我们倡议全体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到“三让三不”: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礼让特种车辆、礼让外地游客;不闯红灯、不随意变道、不占用应急车道。驾驶员需提前规划路线,避开景区周边拥堵路段;骑行市民应佩戴头盔、有序停放车辆;行人过马路时需走斑马线,不低头看手机。唯有以文明交通为基,方能让游客在武威的每一段旅程都平安顺畅。
四、文明游览,做历史最虔诚的“守望使者”
武威的每一处古迹、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馈赠、文化的瑰宝。我们倡议市民在游览时共践“四轻四不”:脚步轻,不攀爬文物、不跨越护栏,让“马踏飞燕”的英姿永远飒爽;言语轻,不大声喧哗、不使用闪光灯,让千年壁画在静谧中呼吸;动作轻,不触摸碑刻、不刻画树木,让“陇右学宫”的松柏常青;不乱丢垃圾,随身携带环保袋,让天梯山石窟的碧水蓝天永驻,让“文明游览”成为代代相传的家风。
五、文明言行,做城市最动人的“和声交响”
市民的言行是城市文明的直接体现。我们倡议全体市民从自身做起,做到“三多三少”:多说暖心话、少讲抱怨语;多行举手之劳、少添他人麻烦;多传正能量、少传负情绪。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避免高声喧哗;在餐厅就餐时践行“光盘行动”,杜绝铺张浪费;遇到游客咨询时,主动提供帮助,用真诚的微笑和贴心的服务,展现武威人的热情与包容。唯有以文明言行润心,方能让“崇文尚德、包容创新”的城市精神深入人心。
六、暖心服务,做游客温暖的“家人后盾”
“五一”期间,武威市将推出景区免票、公交免费、停车让位等“宠客”举措。我们倡议市民以“舍小家为大家”的气度,共筑“三个让渡”:让渡资源,错峰游览本地景区,将雷台汉墓、天梯山石窟等热门景点留给远客;让渡便利,选择步行、骑行或公交出行,把中心城区停车位让给自驾游客;让渡机会,让游客优先体验“凉州词”文创、“西夏瓷”手作等特色体验。社区可组织“银发志愿者”为游客看管行李,商户可设立“爱心驿站”提供免费茶水,市民在社交媒体上可多晒“武威之美”、多讲“凉州故事”,用点滴善意汇聚成“武威温度”。
市民朋友们,武威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豪情,镌刻着鸠摩罗什译经讲法的智慧,回响着凉州词穿越千年的慷慨。这个“五一”,让我们以文明为笔、以热情为墨,共同书写“天马故乡”的待客之道;让我们以诚信为舟、以礼让为楫,共同载着八方宾朋驶向“自在武威”的星辰大海。
我们坚信:当出租车司机的一句“慢走”让游客暖了心窝,当餐馆老板的一勺“三套车”卤汁留住了味蕾,当红绿灯前的每一次礼让换来游客的点赞,武威便不再是地图上的一个坐标,而成为游客心中“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宿。
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2025年4月26日
来源:节会和宣传推广科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