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5月20日电 “鱼跃新安 歙采缤纷”——第二届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跨省合作推进会将于5月21日在歙县召开。
近年来,歙县以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新安江为生态基底,通过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系统治理与文化传承,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农业,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本,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清凉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皖浙两省的重要生态屏障,更是新安江水系的主要源头之一。海拔1787米的清凉峰,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气候温暖湿润,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被誉为“天然基因库”,以76.7%的森林覆盖率庇佑着南方红豆杉、黑麂等1900余种生灵。多年来,歙县通过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建立监测网络体系、聘请生态巡护员等措施,有效守护了这一片珍贵的生态资源。
新安江是黄山市的母亲河,其水质直接关系到下游千岛湖的生态环境。自2012年起,歙县与浙江淳安县共同启动了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项目,探索出“新安江模式”,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
歙县依托清凉峰保护区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教育活动,如创建科普教育基地、举办宣传日活动等,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生态保护的关注和支持。此外,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造林绿化等工程,歙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82.15%,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提供了坚实基础。
歙县投入巨资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污水治理、退网养鱼、工业企业关停搬迁等,使新安江水质持续改善。为进一步巩固成果,歙县还通过河道清障疏浚、船舶污水收集设备改造等措施,全面提升了流域治理能力。
晨雾初散,新安江如一条碧色绸带自清凉峰南麓蜿蜒而下。两岸古樟垂影处,扁舟拨开粼粼波光,与江畔湿地惊起的白鹭羽翼,在山水间勾勒出一幅动态水墨。这是歙县最寻常的清晨,也是北纬30°生态的日常注脚。
这座将《千里江山图》美景化为现实的城市,正在创造新的发展故事——当生态保护理念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这片有着2300年历史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个生态标杆,如何“更进一步”这次大会,将给出响亮的回答。(完)
更新时间:2025-05-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