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孟向东 李栀子 通讯员 李金杭
超嗨的音乐现场、狂欢的泼水派对、诱人的烧烤冷饮,……7月12日,淅川县毛堂乡龙腾松谷营地流光溢彩,人声鼎沸。“渠首淅川 清爽一夏”淅川县2025年露营音乐季暨夏季旅游推介活动在此开幕,吸引了八方游客欢聚一堂,共享清凉夏日。
活动现场,动感的音乐音浪澎湃,璀璨的灯光交织闪烁,观众的欢呼此起彼伏。舞台上,激情四射的表演不断将气氛推向高潮;舞台下,游客们紧握水枪,与伙伴们展开激烈“水战”,水花飞溅间欢声笑语不断。“和朋友一起听音乐、品美食,太嗨了!”游客张先生兴奋地表示。
据悉,此次活动将持续至8月31日。期间,将推出“跳进山水淅川”清凉打卡、“夏日清凉夜市”三省旅游、“看中原大海 品丹江鱼宴”美食品鉴、“家国渠首”研学旅游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满足游客多类需求。
露营音乐季如同一颗火种,迅速点燃了淅川全域的夏日旅游经济。活动期间,淅川县内所有A级景区、星级宾馆及等级民宿纷纷推出力度空前的联合优惠套餐,“住民宿送景区门票”、“景区+餐饮折扣券”等组合拳诚意满满。“大批游客的到来,带动了餐饮、采摘、民宿等业态繁荣发展,形成了旅游综合效应。”淅川相关负责同志介绍。
淅川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肩负着“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重任。这里坐拥丹江湿地、伏牛山余脉等优质生态资源,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发展避暑旅游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淅川坚持“水质保护、绿色发展”主线,强力实施“文旅兴县”战略,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水源地全域旅游与生态文明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围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对重点旅游景区、重要旅游通道、重大项目区域实施植绿造景、提档升级,构建以城镇社区绿化为中心,道路及河岸绿化为廊道,林城相依、林居相依、林路相依、林水相依的城乡一体化森林景观格局。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累计投入资金12.8亿元,发展石榴、大樱桃、杏李等特色林果23万亩,“春有花、夏有色、秋有果、冬有绿”的生态画卷已成为淅川常态。同时,依托丰富生态资源,探索“森林公园+森林康养+森林乡村+森林人家”的林旅融合模式,支持重点乡镇打造“林旅融合”样板。
实施“旅游+、+旅游”,加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拉长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以多业态融合激活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做精民宿游,围绕城区、库区、景区,成功打造环城区、环景区、环库区等特色民宿集群,民宿经济成为新增长点。做优研学游,推出南水北调探源游、移民文化寻根游、范蠡文化体验游、始楚文化科普游等主题旅游线路,建成移民精神、水利工程、楚文化、红色文化等研学基地9处,年接待量30万人次。做活美食游,以丹江鱼宴和荆紫关八大件为重点,打造宋岗品鱼一条街、上亿厚街和荆紫关明清一条街等美食街区。香花宋岗码头、马蹬金石路沿线,已成为中原品鱼“新地标”。
以赛事活动为载体,加强宣传推介,擦亮文旅“名片”。借助“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金字招牌,累计举办环中原自行车赛、龙舟大赛、全国摄影大赛等赛事,同步创作了大量旅游抖音视频,发布渠首看海视频500余条,点击量1000余万人次。“中原看海 寻味淅川”美食旅游、“花漾淅川邀您来”赏花旅游等特色旅游活动带火旅游消费市场。2025年上半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57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47.8亿元。
目前,淅川县已培育3A级以上景区6家,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星级饭店8家,集中培育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5个,乡村旅游特色村36个、乡村旅游特色园40个,发展农家宾馆700余家,县内旅游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接待游客900余万人次,综合效益达70亿元,“渠首淅川,一个中原看海的地方”成为知名旅游品牌。
更新时间:2025-07-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