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第一,牛首山!

南京的山,多半藏着故事。牛首山的故事,藏着的则是一份“学霸”气质。从文化到创新,从自然到科技,门门优异,如今一跃而上成为南京的标志性文旅地标,放在全国都是TOP。这次假期首日,美团旅行发布首日热度TOP10景区,牛首山位列江苏第1,南京唯一,全国第7,数据让同行艳羡、让业内震惊。

242.9米海拔,于苍翠群山中,双峰并峙如天阙,沉淀着1600年的文化智慧与金陵风骨。懂南京的人都知道“金陵多佳山,牛首为最”,这里不仅有穿越千年的佛顶骨舍利,更有“春牛首”的烟岚诗意——“到南京总要来一趟牛首山”。在古与今的交汇处,遇见一场震撼心灵的文化之旅。


南京数千年来一直是中国文旅C位,大大小小的景点上千个,而牛首山在南京众多文旅IP中崛起与爆发,也占据C位,因此被很多人认为是“C+C”的存在。有资深媒体人就表示:牛首山,很牛。其历史厚度、美学、自然禅意与现代服务的科学配比,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坐标。这么一说,牛首山的“名场面”,究竟怎样?

01

天阙史学

牛首山的故事,要从“天阙”之名说起。

东晋建武元年(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建康,见双峰对峙形如双阙,遂称其为“天阙山”,这份帝王视角的赞叹,为山巅埋下了人文伏笔。

当然,真正让牛首山载入史册的,是文化浸润。

唐代贞观年间,高僧法融禅师在此创立牛头禅宗,“众生本具佛性”的顿悟思想火爆当时,牛首山与清凉山、峨眉山并列为“三大佛教圣地”。

山间至今留存着唐代摩崖石刻,佛像衣袂翩跹,见证着“江表牛头”的禅风鼎盛。

历史齿轮在此不断镌刻,岳飞曾在山北坡筑起抗金故垒,垒石斑驳犹见当年金戈铁马。

明代航海家郑和魂归牛首,墓前古柏苍劲,与佛塔钟声相伴。

2015年,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正式供奉于新建的佛顶宫,让这座千年圣山在当代重焕荣光——被视为世界级的瑰宝。

从帝王观景台到佛教圣地,从军事要塞到文化地标,在牛首山,每一粒砂石、每一眼风景都在诉说着南京城的千年沧桑。

02

建筑美学

若说牛首山是一部立体的史诗,佛顶宫便是最震撼的篇章。

这座建在废弃矿坑上的“当代佛国,以补天阙、藏地宫”的巧思,将生态修复与建筑艺术完美融合——地下6层深入山体88米,地上3层以巨型莲花托举佛顶。

提醒一下,这可是同时获中国建筑最高奖鲁班奖与詹天佑奖,堪称“用钢筋混凝土写就的美学”。

步入佛顶宫,千佛殿的穹顶鎏金与镜面水池交相辉映,1080盏莲花灯次第亮起时,“上下双佛,天地同辉”的奇观让人屏息。

山巅的佛顶塔高88米,九层八面的唐风设计与弘觉寺塔(唐代)遥相呼应,登塔远眺,长江如练,金陵城郭尽收眼底。

这种古今建筑的对话,正是牛首山最精妙的空间叙事。

山脚下的金陵小城,则将江南园林与六朝风雅浓缩一园,暮色中灯笼初上,仿佛穿越回《清明上河图》的繁华。

在金陵小城,如网友所言,有一种“触及心灵的美感与情绪”。

让现代人心甘情愿地走进历史,并从中打捞出属于自己的诗意。

03

自然诗学

虽然常说“春牛首”,其实,牛首山四季皆是诗。

春日的禅林路樱花如雪,3.5公里的步道串联起隐龙湖、桃花溪,湖光山色间,让人浮想联翩有梅花鹿从林间跃过。

盛夏的牛首最是迷人,晨起云雾在双峰间流转,恍若水墨画中的留白。

秋日南京椴(濒危物种)金黄似毯,100余棵椴树成片分布,堪称南京最大的椴树基因库。

下一场雨,牛首山秋风瑟瑟,烟雨朦胧,与佛禅意趣相融,烟岚在山峰间飘来荡去,幽静深邃,好比人间仙境,这就形成了古金陵四十八景的“牛首烟岚”。

冬日佛顶宫的雪后琉璃顶,与弘觉寺塔的剪影构成“金陵四十八景”中最静谧的一帧。

若想寻一份野趣,可沿岳飞抗金故垒徒步,垒石上的箭痕犹见当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豪情。

或在郑和文化园的古柏下静坐,遥想宝船扬帆西洋的壮阔。

这种自然与人文的交织,构成了牛首山独特的生态美学。

04

创新技学

牛首山的艺术表达,从不“保守”,而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在牛首山“禅茶一味”体验馆,唐代煎茶古法与宋代点茶技艺在此复活,茶烟袅袅中可听禅乐、抄经文。

山间的雕塑与壁画亦藏巧思:禅林路两侧,21尊“牛头禅祖师”青铜像衣袂翻飞,再现法融禅师“观心见性”的顿悟瞬间。

如莲剧场的《牛首春秋》实景演出,用舞蹈与多媒体讲述山巅的千年故事。

在佛顶宫悟真堂,提供了烧箔福画、螺钿发簪等非遗手作体验。

同期举办的“敦煌不再遥远”数字艺术展,通过高保真壁画、3D打印石窟及VR技术,让科技与传统碰撞,从而使文化传承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上海一位科技博主感慨:“大开眼界,没想到,在文化浓度高的牛首山,‘含科量’太足!”

05

传播绝学

牛首山与北京故宫博物馆、上海迪士尼等一同入选携程中国100必打卡景点榜,并入选年度受抖音用户欢迎的十大景区。

说真的,谁想到牛首山的魅力这么强。

第一次打卡的美国游客翠贝斯非常兴奋,“我去过印度的泰姬陵,牛首山的建筑更加宏伟。”

摄影师奔赴牛首山“验证摄影技术”,游客涌向这里感受绝美风光,社交媒体上,很多人怒赞“在这里,拍出了人生照片”!

更令人称奇的是,一些科技界人士也来到牛首山寻找“创新灵感”。

牛首山的这种破圈效应,已经成为“现象级”。

而且,背后藏着细节满满的服务。

2025年9月底开通的G72公交旅游专线,连接天隆寺地铁站和牛首山西门,配合机场和高铁站直通车,让“去牛首说走就走”成为丝滑感受。

创新推出“数智牛首”小程序,开发“牛小禅AI伴游”,语音导览、路线规划、在线预约一键搞定。

不仅如此,牛首山团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赴泰国曼谷、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马来西亚等地,并通过Facebook、Tik Tok等进行全方位传播。

“到南京总要来一趟牛首山”已经成为广大网友和游客的共识。

这些看不见的服务网络,正是牛首山崛起的流量密码。

于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牛首山,“不仅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

从一座山到一座城,不仅文旅爆发,也带火了江宁全域旅游,入选了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前十。

的确,牛首山正在成为南京、长三角乃至中国新文旅的引领者。

来牛首山吧,来一场看得见历史、摸得着当下、悟得到未来的江南修行!

所以啊,牛首山很牛,不过是把文化、自然、科技、服务与创新做到极致后的必然结果,这正是南京文旅创新背后的成功逻辑。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端木

稿件及图片来源于牛首山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6

标签:旅游   南京   金陵   天阙   文化   双峰   烟岚   唐代   山巅   美学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