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把园林经营成了世界遗产, 扬州盐商把宅子修成了文化符号,杭州人更是把园子弄进了西湖山水里。
只有南京,守着六朝古都的金字招牌,园林在他这儿只是充当一块历史背景板。
比如北宋王安石于半山园结庐养老,晚明顾起元筑遁园以避党争,清代袁枚随园中的食单与诗话齐飞。
再比如瞻园收留过徐达子孙的惶恐,煦园的石舫泊着洪秀全未做完的帝王梦,愚园的叠山理水是胡恩燮反内卷的证明。
南捕厅的深巷回荡着甘家人的百年阔气,三条营里的芥子园虽然小了一点,但却收容了李笠翁的才情戏梦。
瞻园
门票:30元(可用游园卡)
地址:秦淮区瞻园路128号
在夫子庙的市井气和秦淮河的脂粉气中间,瞻园已经蹲了600多年。
从地铁1号线三山街4号口下,走个几百米就到了,门票30元,老人学生半价,可用南京游园卡。
这里原来是朱元璋没当皇帝前的吴王府,后来赏给了中山王徐达。
徐家魏国公一脉在这住了二百多年,园子越修越气派,成了南京城里的顶级豪宅。
清军入关后,园子也就改姓爱新觉罗了,没几年就改成省政府单位。
当时乾隆下江南还在这里住过,题了“瞻园”的匾额,回到北京后还在圆明园里仿建了如园。
北京圆明园中的如园
瞻园最魔幻的时光,还得是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在这住过,幼西王萧有和也在这待过。
现在瞻园里之所以有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就是因为这层关系,现在门口还杵着洪秀全的铜像,边上摆着十来门锈迹斑斑的土炮。
1864年清军破城,园子被砸得七零八落,直到1960年,古建专家刘敦桢带着人修修补补,才把假山石重新垒出点样子。
如今的瞻园一边是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玻璃柜里摆着天王龙袍、忠王金冠,大旗宝剑等等几千件太平天国文物。
一边是假山花园水池,总统府里煦园中水是老大,而瞻园以假山称奇。
全园有南、北、西三座假山,有的成为花草藤萝掩映下制高点,有的成为临池而立的瀑布峭壁。
煦园(总统府)
门票:35元(可用游园卡)
地址:玄武区长江路292号
以前总统府正门还开着时,游客进去后大多直奔中轴线上的大堂,子超楼。
人们举着手机对着“天下为公”匾额一通拍,唯独西边那个叫煦园的地儿,人流始终多不起来。
现在嘛,自从大门永久关闭后,新的景区入口换到了靠近1912街区的一侧,煦园倒是近在眼前了。
这园子搁在明朝是汉王朱高煦的私宅,后来被侄子朱瞻基废了爵位,倒把名字留下来了。
清朝两江总督衙门占着这块地,林则徐在这儿种过腊梅。
后来洪秀全来了南京,这里成了天王府御花园,清军破城,曾国藩重修过水榭。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于煦园暖阁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煦园又成了总统府的后花园,可以算的是上“四朝胜迹”了。
在煦园的布局上,太平湖的水是老大,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池子周边全部用明代城砖驳岸。
池中还有煦园的标志—清乾隆十一年(1746 年)建造的“不系舟”,乾隆皇帝、洪秀全、孙中山等都上去过。
愚园(胡家花园)
门票:18元(不可用游园卡)
地址:秦淮区鸣羊街胡家花园1号
同样从地铁一号线三山街站4号口出,不过和瞻园是两个方向。
朝着殷高巷方向走个一公里左右就到了,在它附近还有古瓦官寺,来凤小区里的金栗庵,李白打卡过的凤凰台遗址。
其实愚园以前就属于凤凰台的一部分,宋代就很有名了,叫“凤台园”。
明朝成了徐达后人的别院,后来徽州商人,晚清官员来回倒手,最后落到胡恩燮手里。
这人是个孝子,辞了官,花银子造园子,说是“奉养母亲”,其实心里那点文人脾气全砌进假山了。
园子取名“愚”,和苏州的拙政园一个套路—“拙着之为政也”。
其实全是聪明人的自嘲,说白了就是你们卷你们的,我换个赛道生活,养鱼弄花侍草。
园子里最扎眼的是水,愚湖就占去小半园子,湖岸用太湖石堆出峭壁模样,石缝里探出几枝野蔷薇。
老胡在苏州做知府时,可能见惯了狮子林的奇石,回乡后便将愚园的假山垒出七分相似。
还特意从苏州请匠人,把石头敲出“瘦、皱、透” 的品相,如今便宜了趴着上面晒太阳的小猫。
既然说到猫了,那就提一嘴愚园里易被忽略的“百猫坊”吧。
那是明代功臣俞通海府邸门口的牌坊,原址位于升州路南彩霞街附近。
因为俞通海是水师名将,再加上他的名字(俞)鱼入海(通海)成龙”。
老朱迷信,便用百猫坊当生日礼物送他,以猫克鱼嘛,90年代被房地产商拆除,如今只剩下了些残损构件放在愚园保存。
芥子园
门票:15元(可用游园卡)
地址:秦淮区三条营32号
从老门东三条营巷子拐进去,一不留神就能错过。
门牌是三条营32号,粉墙黛瓦,和周围的老民居混在一块儿,不仔细看很容易错过。
门票15块,南京游园卡免费,09:30开门,16:00 停止入园,16:30闭馆,想来的朋友注意一下时间。
这园子小,小到“地只一丘”,却因着李渔的名头,成了中国园林史上绕不开的一笔。
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金华兰溪人,他不是什么大官,也没固定工作。
一辈子靠写戏、出书(比如闲情偶寄)、组戏班混饭吃,康熙年间搬到南京,折腾出这个园子。
取名“芥子园”,是因为佛经里说的“芥子纳须弥”,小地方装大世界。
就如同这个眼前不到三亩的园子,假山、水池、亭台一样不少,墙角种几竿瘦竹,窗边趴几丛芭蕉,看上去真挺像回事儿。
对了,那本施惠画坛300余年,育出数代名家(齐白石,潘天寿,黄宾虹等等),堪称中国画入门必读的《芥子园画谱》就是在这儿完成的。
甘熙故居
门票:20元(可用游园卡)
地址:秦淮区南捕厅15号
也是在地铁一号线三山街站附近,从3号口出了步行个几分钟就到了,门票20,学生老人半价,可用南京游园卡。
甘熙是地道南京人,晚清文人,先祖是三国孙吴名将甘宁。
老师是“桐城三祖”之一的姚鼐,爸爸甘福,爷爷甘国栋都是清代南京有名藏书家。
甘熙本人是进士出身,白天在户部上班搞钱粮,晚上在书房写《白下琐言》,放到现在绝对是南京官媒主理人 。
我查过资料,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甘福(甘熙他爹)开始营建时,这里还是南捕厅的公廊地。
但在甘家几代人经营下,这座占了大半个街区的豪宅就这么建成了。
民间“九十九间半”那是甘家人鸡贼的说法,怕逾越了规制,其实这儿三百多间屋子。
至于建筑特色嘛,主打一个南北结合,既有南方青砖小瓦马头墙的娟秀,又有北方跑马楼的大气 。
这里虽没有大片的池沼亭榭,但方寸之间亭台假山也是俱全,树木葱郁,花草葳蕤,小池塘中还游弋着成群的锦鲤。
除了看建筑逛园林,这里也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所在地。
屋子内展示了各种金陵民俗,譬如雕刻,绒花,剪纸,花灯之类,另外和昆曲的渊源也值得一览。
最后再说个冷知识吧,都知道演员海清吧,那位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里的毛豆豆。
她的母亲甘娟就是出自甘家,她小时候还在甘家大院住过一段时间。
————————
和苏州比,南京园林少了文人调墨的雅致;和扬州比,南京园林少了盐商砸银子的暴发户气质;和杭州比,又缺了西湖天然去雕饰的底气。
窃以为,南京园林承载的从来不是风花雪月,而是王朝更迭的裂缝里,那些落魄贵族硬要抓住的体面。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