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国际花展上海植物园4号门入园景点
春风拂面,申城再度花开。4月18日,以“花开新天地”为主题的2025上海国际花展拉开帷幕,展期持续至5月11日。展览总面积达390公顷。通过“2个主会场+5个分会场+15个城市主题节点”的模式,构筑市民身边的打卡地、新优花卉的推广地、植物文化的传播地,展现花展在专业、市场、商业和生活中的价值。上海植物园是“行业主会场”,通过紧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公园城市等理念,用园林艺术表达生物多样性,拉近人、城与自然的关系。
景点《啾啾好食光》
麻雀、灰喜鹊、珠颈斑鸠、乌鸫……景点《啾啾好食光》根据上海常见四种鸟类的饮食和筑巢习性进行植物选择与构筑物设计,通过趣味互动装置,对鸟类生活进行科普。设计意在关注城市鸟类保护,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不少来春游赏花的学生观后很有感触。
“这些展给我传达的一个最主要的理念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像那里传达了保护土壤,保护植物,这里是保护鸟类,也让我懂得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一名小学生说道。
在上海植物园北区草坪空间筑梦花园板块,像这样的设计作品共有5组,分别展示了人鸟共生的自然净地,市井生活的弄堂魅力,浓油赤酱的记忆“食光”,虫鸣风吟的自然声音,生态修复的沉浸体验……作品从绿色生态、自然教育、城市人文等角度,呈现了大学生对人民城市、公园城市建设的思考。
景点《虫鸣归旧里》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所以上海植物园这个主会场的筑梦花园板块也是聚焦着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上海城市文化这两大主题。从未来花园设计师竞赛当中的获奖作品中,挑选了5个主题的花园进行落地,主要也是呼吁大家爱护绿色,倡导保护生态的理念。”上海植物园园艺科中级工程师杭玥颖说。
在亚高山植物馆内,展览以“江源林语·云上共栖”为核心主题,将上海海派文化中的摩登精致与云南自然生态的原始野性交织,打造一场“都市丛林”与“秘境雨林”的对话。通过云南珍稀植物的生命叙事与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的人文符号的当代转译,构建兼具东方美学意蕴与现代科技表达的沉浸式生态艺术空间,探索城市与自然共生的可能性。
亚高山植物馆内展览《江源林语·云上共栖》
此外,今年花展首次取消“主题花”设置,用“百花齐放”取代“一枝独秀”。在上海植物园主会场共计展示2500余种新优特色植物。通过设立“新优植物”板块和“珍奇植物”板块,邀请7家中外植物园和11家国内外知名花卉育种与生产企业,展出150种珍奇植物、270种新优花卉。
新优植物板块《花语森林》景点
新优植物板块《鼠尾草嘉年华》景点
记者:吴会雄、陈文卿
编辑:孙清渠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更新时间:2025-04-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