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拼什么?
升入高中之后,同学们迎来一场马拉松。
真正聪明的同学会意识到:
这场比赛,比拼的不是一时的冲刺,而是持续的发力。
可现实学习中呢?
一些同学前两年“猛冲”,到了高三却“后劲不足”,成绩下滑明显。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其实答案很简单,缺了“反思”这一环节。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
孔子早就明白,“反思”二字是不断进步的阶梯。
高中三年,提升后劲的策略,就藏在“反思”这2个字里!
01
努力了不进步?要反思!
刷题到很晚。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学习也很专注。
为何成绩上不去?
许多高中生,想必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惑。
如果你一直在用功学习,但是成绩不见突破的话,那么就要好好反思了。
学习上不反思,就像是蒙着眼睛跑步。
你跑得再快,方向若是把握不住,就容易走很多的弯路。
比如,小李就走了弯路。
高一的时候,为了提升学习成绩,他每天都会刷50道题。
结果自己变得疲惫不堪,成绩却原地踏步。
小李很着急:“我明明很努力,为何没用呢?”
后来老师指出了他的问题,刷题虽然多,但是一道题反复错,表明他只顾速度,忽略了刷题的本质,那就是发现薄弱环节。
学会反思,同学们方能找到应对的策略。
比如说小李,在老师的建议下,学会了错题本的使用。
在记录错题本的时候,他养成了反思的习惯,比如为何会错?如何改进提升?
在反思的习惯下,小李的努力不再白费。
02
听懂了不会做?多反思!
课堂上。
许多同学表现不错。
他们能跟上老师的节奏,也能听懂公式定理等。
可遇到了考试,依旧会抓瞎。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想必很多高中生都遇到过。
这也需要大家去反思,才能找到问题所在。
比如小张,就曾这样过。
高一学函数时,老师讲例题,他觉得“挺简单”,就没动手算。
结果考试的时候!
遇到类似的题,他愣是算不出来。
问题就出在“被动听课”上,看起来都会,实际上没有动手去做。
就像看别人做饭一样。
看的时候觉得简单,自己动手却手忙脚乱。
遇到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就要主动反思,并且增强动手能力了。
学习的时候,别当观众。
而是要积极参与其中,做学习的主动者、执行者。
就像学游泳的时候,光看教练示范没用,自己下水扑腾几下,才能找到感觉。
03
成绩忽高忽低?常反思!
高一期末考试。
小王的数学考了140分,可高二第一次月考,直接掉到100分。
看到成绩,他纳闷:
“我也没偷懒呀,咋退步这么多?”
老师建议他多反思,后来他把试卷拿出来,发现丢分的全是“三角函数”。
经过反思,小王才意识到:
高一学年,他这个章节没学透,当时没发现,等高二综合考,问题就暴露了。
有些同学,成绩像坐过山车。
这次考得好,到了下次就下滑,而问题就出在“知识漏洞”上。
就像房子有裂缝,平时看不出来,一下雨就漏。
遇到这样的情况,要如何解决?
也需要同学们,保持反思的习惯,定期进行查漏补缺。
比如说,每学完一个章节。
大家就找套题测测,看看哪些知识点没掌握。
发现漏洞赶紧补,别等考试才着急。
就像给房子检查,发现裂缝赶紧修,别等下雨才后悔。定期自测,才能让成绩稳如泰山。
04
学习缺乏动力?请反思!
不可否认:
高中学习,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
可是面对压力,很多同学学着学着就“没劲”了,从而产生放弃的心理。
问题出在哪里呢?
很多同学找不到答案,就会持续颓废下去。
养成反思的习惯,大家方能找到持续的动机,才能赢得最后的高考。
小赵就有过这样的阶段。
高一高二时,他觉得“高考还早”,每天混日子,成绩一落千丈。
等高三想发力时,发现根本跟不上。
他急得想放弃:
“反正也来不及了,不如摆烂。”
后来老师和他一起定了个小目标:下次月考,数学提高10分。
他为了这个目标,每天多花半小时学数学。
结果,真考到了目标分。
尝到了甜头之后,小赵学习动力越来越足,最后高考考了580分,上了个不错的本科。
如果你,找不到努力的目标。
那么大家也要经常反思,想想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想考什么样的大学。
找到了方向,学习才会有干劲。
结语
学习就像种树。
而反思,就是在“修剪枝叶”。
做聪明的高中生,别光闷着头死学!
如果你迷茫了,不妨停下来,多反思一下:“哪里没做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把问题找出来,针对性解决。
这样的习惯,才会让你的学习越跑越顺。
同时,大家请记住:
反思不是否定自己,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从今天开始,养成反思的习惯,高中三年,你一定能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