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菊香满城,一年一度的金秋菊展,将于11月1日正式开展,并持续展至11月30日。千余菊花品种搭配时令花卉,从江风习习的汉口江滩,到生态雅致的沙湖湖畔,从生机勃勃的武汉动物园,到古韵悠悠的中山公园,主展区及三大特色展区各具风姿,分布全城的13个集中展点各美其美,共同编织出一幅绚烂多彩的江城秋日画卷。

整体特色:以菊为媒,多维融合,共绘城市新画卷
本届菊展以“金菊璀璨映江城 百姓园林绘新篇”为主题,共设17个展区展点,以“1+3+N”的格局布展,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1个主展区位于汉口江滩风帆广场(江岸区),3个特色展区位于沙湖公园(武昌区)、武汉动物园(汉阳区)、中山公园,13个集中展点有:江汉关小广场(江汉区)、硚口公园(硚口区)、和平公园南门(青山区)、武汉火车站(洪山区)、杜公湖湿地公园西区(东西湖区)、蔡甸广场(蔡甸区)、谭鑫培公园(江夏区)、汉口北新布码头广场(黄陂区)、新洲城市规划馆前广场(新洲区)、光谷鸡公山公园(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孔明湖运动广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梨园大门(东湖风景区)、幸福公园北侧开放绿地(长江新区)。汉口江滩公园主展区及沙湖公园、武汉动物园精品特色展区,由市园林林业局分别会同江岸区、武昌区、汉阳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其他集中展点由各辖区负责组织实施。

本届菊展全市共100家单位参展,打造150组菊花小景,布置60余万盆菊花和时令花卉,展出独本菊、多头菊、悬崖菊、盆景菊、大立菊、塔菊等各类菊艺作品。展出的1000余个菊花品种中,不仅有“帅旗”“绿牡丹”“墨菊”“绿衣红裳”“凤凰振羽”“黄石公”等中国传统名菊,也有“盘龙金卓”“盘龙白爪”等武汉本土培育的“盘龙菊”精品,还有“绿钻”“紫嫣”等乒乓菊品种,还专门推出“三文鱼”“小仙女”等小菊类和吸色牡丹菊等大花型切花菊品种。

本届菊展突破传统菊艺展示,在展区布置及活动安排上,巧妙融合了“汉超”赛事、国潮美学、艺术科普、AI互动、低碳生活、文化市集等内容,集赏花、文旅、科普、消费于一体。
多项举措为创新首推。首次打造台阶氛围展示区,巧妙利用汉口江滩风帆广场台阶区域布置了1500余平方米的沿江花带。首次与城市运动赛事联动,结合青松、菊花、足球等元素,取意“轻松(青松)开局(菊)”美好愿望,打造一款俏皮可爱的非遗文创挂件,邀请“汉超”球员拍摄“看汉超,赏菊展”联动vlog,实现体育精神与菊花文化的跨界共鸣。首次发起低碳菊展号召,由“江城林语”联合“武碳江湖”小程序共同发起低碳减排线上助力活动。

展区亮点:以菊抒情,一园一主题,一景一故事
汉口江滩风帆广场主展区,以开阔的视野与壮丽的天际线为背景,成为本届菊展中规模最大、参展单位最广泛、城市元素最丰富的展区。展区东西绵延近185米,南北纵深约600米,沿江呈“T”字形铺陈,布展总面积近10000平方米。

其中,“绿韵江城 共享未来”主景通过复刻“巴公房子”“保元里牌坊”等历史建筑元素,与现代打卡点交织,体现武汉城市风貌和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营。

主展区还汇聚了31家市直部门和社会单位合力布展。武汉城建集团以“菊艺编织童话”,武汉地铁集团借景打造的开放式“职场生活朋友圈”,武汉农业集团则通过花经济、林业、农业、水产四大板块,让游客“在赏菊中懂产业”;武汉文旅集团首次亮相,以“黄鹤楼”“知音号”等IP,在菊艺中浓缩城市文旅风华。市水务局的和美江滩、市城管委的垃圾分类、市交通运输局的两江灯火、市教育局的人民教育、武汉城投集团的筑梦致敬、武汉城发集团的和谐共生……每一处布景,都用各自行业的视角,在花海与江浪间,诉说着武汉的时代故事。

沙湖公园特色展区注重童趣、互动与环保理念。主要节点分布于公园C区与永久展区,沿中轴线有序铺陈。

主入口处的“信纸”节点以寄信为概念,配上邮筒道具,让赏花成为一场与秋天的暖心对话。竹竿丛林节点则通过立体构架、垂吊花球与竹编挂饰,营造从地面到空中的多维体验。而永久展区内,童话木门、树桩精灵、稻草牛头、猫咪造型的竹编“地球”等充满童真与巧思。花木温室则更加专业,独本菊、多头菊、盆景菊、盆菊、切花菊及菊艺插花琳琅满目,配以科普墙与快闪互动区域,兼具展示、科普、休闲功能。

武汉动物园特色展区的九大点位各具叙事。为了方便市民观展,动物园展区在北大门外设有两处布景,无需购票入园即可免费赏菊:一处位于检票口,一处位于游客服务中心门口。

购票进入北大门内,展区的核心创意为“到动物家园做客”,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组动物居民雕塑以菊花装点家园,河马雕塑则在菊花丛中嬉戏,城堡墙面立体花毯,游船码头垂挂盆花……原本就很有童话感的场景,因花海的装饰愈发梦幻。

中山公园特色展区回归传统,以山石、花窗、月洞门、祥云等为元素,将菊花园艺与国潮美学融合。

从于解放大道的公园南大门至喷泉广场,五大节点依次串联。“遇见西园”是入园后的第一个打卡点。紧随其后,水面依旧有漂浮花船,与岸景相映,营造“舟行花海间”的意境。前行至林荫路口,“花瀑秀发”的汉服少女布景,与国潮科普墙相映成趣。台阶广场则以切片艺术模拟山势,精品菊与80余盆“汉派盆景”错落陈列。而音乐喷泉后方的波浪形装置,让画与花的搭配有机结合。

各城区集中展点各美其美。江汉区以巨型杂志造景打造时尚氛围;青山区金属构架搭配菊花,现代感十足;洪山区结合武汉站展示多样菊艺;江夏区以戏曲脸谱凸显传统文化;黄陂区创新融合木兰文化与菊艺;新洲区以航天为主题,设置互动装置;东湖高新区设七大主题园,提供茶饮体验……
文化活动:以菊会友,五大主题,打造沉浸式赏花体验
今年菊展围绕“湿地花城”的城市形象,以“菊韵+”为主线,策划了五大主题文化活动体验,打造“可看、可玩、可拍、可买”的多维赏花新场景。
“菊韵+燃情‘汉超’”主题文化活动,让运动与花事激情碰撞。汉口江滩风帆广场主展区设置有“武汉公园绿茵场”地图,并在其上开辟留言板。菊展期间,游客持“汉超”联赛任意场次入场券票根或电子门票凭证,前往武汉动物园游客服务中心售票窗口购票,还可直接享受门票立减8-10元优惠。
“菊韵+绿色生活”主题文化活动,在花海中拥抱健康与低碳。花海健身康养行动将走进沙湖公园、中山公园,由专业导师带领市民习练“八段锦”。现场还将推出菊花艾草锤、养生菊花包等健康周边。今年倡导低碳赏菊,在主展区与特色展区均设置线下打卡点,鼓励市民游客绿色出行赏金菊的同时,将“减排量”捐赠给菊展,共同守护城市秋色。
“菊韵+自然科普”主题文化活动,从赏色、园艺到动物,科普知识无处不在。“我的金秋菊展配色”艺术科普将联手武汉画院的专业画家们,共同创作菊花线稿并设计不同风格的配色方案。“跟着菊展学园艺”活动将由园林工程师解读“盘龙菊”和“汉派盆景”的匠心独运。“跟着菊展学丰容”活动则将菊花科普与动物行为丰容结合,菊展期间还设有菊花+动物主题打卡集章活动。
“菊韵+文娱互动”主题文化活动,从真人花仙到AI互动嗨玩不断。11月1日开展当天,“十二花仙” 将降临沙湖公园与游客互动合影。每周六,AI换装将轮流在三大特色展区上演,游客可通过“菊系换装镜”生成古风艺术照,将歌声转化为菊花图案声波。周末还有“菊”开心音乐汇,乐队、社区达人在花香中演出,营造“花香乐伴”的秋日氛围。
“菊韵+花卉经济”主题文化活动,市集、车展、商圈联动不停。菊展期间,各展区将开设主题市集,汇聚菊花茶点、地道小吃、文创好物。特别设立的菊展金秋消费季展示区,以花开万象、名品之光、荆品汉货、八方荟萃等主题诚邀商家参展,东风等知名汽车品牌将在沙湖公园打造“车菊融合展”。
菊展期间,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江城林语”将持续发布活动日程、打卡攻略、线上线下互动等内容。持续关注“江城林语”公众号,参与相关互动,都有机会获赠“轻松开局”定制文创。
更新时间:2025-11-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