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怀:立煌沦陷历难记

引子

#本文摘自《金寨文史》第二辑(1985年8月),作者子怀,原标题《立煌沦陷历难记》

正文

一九四二年,我求学于皖立霍山师范,校址诸佛庵。不知什么缘故,这年寒假于四三年元月一日开始了。二日零时,我和四十多位男女同学欢欢喜喜地踏上归途。鸡叫二遍,抵流波碎,见街上国民党军队岗哨林立,戒备森严,打听一下,除叫我们快走外,无实情相告。我们稍微小息,即向立煌县城前进。约七时,行过汤店,离茅坪仅五里路了。弥眼望去,茅坪土空浓烟滚滚,宛如腾龙,直冲云霄。我们当时太幼稚了,以为茅坪失了火,迅速抢救。未行半里路,突然从长冲岭方向传来密集的枪声和轰隆隆的炮声,我们一下子征住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路上行人早已绝迹,无法了解真象。我们正在踌躇不决时,骤然,迎面跑来一位混身血迹的人,拉住他一问,才知日寇于拂晓从燕子河悄悄地窜到茅坪,国民党士兵发现是鬼子,慌忙打了几枪跑了,而被强迫拉来的近三百名入伍壮丁和一些放假回家的学生、运送物资的民和小商贩,悉被鬼子残酷杀于茅坪西头路旁(即今天的万人墓附近)。他是死亡中季存者。这晴天霹雳的消息,既使我们义愤填膺,又莫知所措。于是又折回头往流波䃥跑去。

我们刚跑到青山,天上忽然响起飞机的嗡嗡声。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沉,三架飞机从灰白的云缝中钻了出来,其中一架膀子一斜,猛地向我们扑来。我们见事不妙,一头钻进路旁枯树下,只听得吱——咯咯一阵刺耳声,从我们头顶上掠过。我好像被什么搡了一下,一头跌入沟里,原来是日本鬼子的飞机俯冲向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学生进行疯狂扫射,气浪把我们掀进沟里,但幸未遭殃。我们又折回头向青山后面铁冲沟奔去。

古人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其实,铁冲沟至莲花山这段崎岖小径,胜似蜀道,但由于愤恨的心情交织在胸,我们攀崖援壁,忍饥耐劳,于黄昏时齐登上峰顶。举目向立煌望去,只见一片火光,染透天际,枪声、炮声仍不绝于耳。此时,宿风虽在光秃秃的树稍上吼啸着,却吹不灭我们心中的怒火。鬼子的铁蹄虽蹂躏了壮丽的大别山,但它征服不了中国人的心,总有一天,中华儿女要讨还血债的!这一夜,我们偎依在一起,抗拒霜风的侵袭,饱尝国破的痛苦。思绪万千,爱国之心萦绕于怀,终夜难眠。

三日,天刚破晓,我们即摸索前行。过莲花畈时,一部分同学沿河直下,往麻埠逃去;我们十几人,迂道西行,穿过三湾,直奔简家冲。晚上,寄宿徐姓人家,蒙慷慨招待,饱餐一顿。

四日晨,按照徐家老人指点,循山径直下到关山河路旁。

这是立煌通叶集必经大道。察看一下无动静,便急速穿过大道,然后抢渡史河。寒冬涉水,冷气袭人,刚穿好衣服,鬼子前队的骑兵就闯来了。幸亏河面浮上一层浓雾,鬼子未发现我们,否则,我们就要遇难了。

中午,行至大水河,鬼子一架飞机由北向南窜。当时,有的同学认为我们人少,鬼子飞机不会丢炸弹的。其实不然,它一发现了目标,象鹰扑食样朝我们俯冲过来。我们急忙就地卧倒,侧首仰视,头顶上一颗黑乎乎的东西,螺旋似的直往下坠,不知谁叫了一声“不好!”,话音未落,轰的一声,弹片象雨点一样四溅气浪向我们猛烈冲去,一股浓烈的火药味,呛得人几乎喘不过气。大约过十来分钟,我们才慌慌不安地爬起来,面面相觑,仅一位同学大衣被炸穿一个洞,又幸免一难。

然更可悲的是,这天傍晚行至张家湾,竟与省保安四团的军队迎头相遇,先遭搜身继而诬谤我们是“汉奸”。与之评理,便遭扣留打骂,由连部带至营部而团部,直到深夜,才被逐之于室外。这就是打着抗日招牌、干欺压剥削人民的卑鄙勾当的国民党军队的真面目。

我们几经劫难,终于元月五日绕道回到家乡。今天,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享受着和平幸福的生活,这是来之多么不易啊!

资料来源:

《金寨文史》第二辑(1985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金寨   青山   气浪   炮声   枪声   元月   路旁   鬼子   飞机   同学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