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中秋】大同市文博场馆成市民游客“文化过节”热门地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周宏陶)连日来,不少市民、游客走入文博场馆,或沉浸阅读汲取养分,或观赏展览感受文化底蕴,在兼具节日氛围与文化体验中度过“双节”假期。

(资料图)

在大同市图书馆,节日里的书香氛围格外浓郁。为丰富到馆者的假期文化生活,该馆精心策划了30余场活动,涵盖红色宣讲、主题展览、VR讲座、有奖答题及摄影征集等多项内容,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满足不同读者需求。记者在现场看到,学生伏案专注刷题的身影与家长陪伴孩子翻看绘本的温馨画面相映成趣,偶尔传来的轻声交流为书香增添了几分温情。此外,读书分享会、中秋主题活动等也正有序开展,持续为读者送上优质文化体验。“国庆中秋‘双节’没有外出游玩,今天特意带孩子来馆里,既能自己读书充电,又能陪孩子感受传统文化,这‘书香过节’的方式很有意义。”市民刘女士说。据工作人员介绍,假日期间,场馆实行24小时值守并加大巡查力度,为读者营造安全有序的环境。截至10月5日,累计接待读者23514人次,图书流通量9009册次,新增读者证295张。

(资料图)

在大同市美术馆,探月航天科普展、大同市“立德修身齐家风”主题展、中国精品剪纸艺术展等展览吸引到馆者驻足观赏。馆外广场上,于国庆中秋假期举办的“盛世华诞 乐颂中秋”大型交响音乐会为市民和游客带来视听盛宴。这种“艺术+音乐”的立体体验,让市民张先生感慨道:“既能近距离感受艺术的精妙,又能欣赏高水准的演出,文化过节的方式既高雅又接地气。”

(资料图)

在大同市博物馆,《家国天下——从“木兰辞”读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展览吸引市民和游客参观。展览以“平城”为原点,精选145件(套)北魏至隋唐时期的文物,从纺织品到军事装备,从“北魏蓝”到奢华金器,每一件文物都是木兰故事的映射。沉浸式观展后,来自内蒙古的游客董女士说:“从文物里读‘木兰故事’比单纯阅读诗句更有代入感,仿佛亲眼见证了木兰的传奇人生。”

此外,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北朝博物馆等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文化体验,让“双节”假期既充满知识性又不失趣味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旅游   大同市   场馆   中秋   游客   市民   热门   文化   网络   文博   木兰   读者   书香   假期   文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