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特别戳心的一句话:“养女儿宁可教她一身刺,也不可教她绵如羊”。
以前总觉得女孩应该温良恭俭让,但前阵子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看得我心里沉甸甸的:
“优米妈,我家女儿上四年级,性格特别软,总想着帮别人。最近班里选小组长,她主动揽了收作业、整理资料的活儿,每天最早到教室,最晚离开。
可上周小组评优秀,另外三个同学却瞒着她,把票都投给了自己人。女儿发现后没吵没闹,就是躲在房间哭,问我:‘是不是我做得还不够好?’
我看着又心疼又气,她明明已经做得够多了,怎么还总想着怪自己?”
看完这位妈妈的树洞,我也开始反思对女儿的教育:以前总觉得女孩子要温暖纯良,但随着孩子成长,越来越发现,不懂拒绝的孩子,越容易成为别人眼里‘好欺负’的人。
当然,我们养育女孩,从来不是让她变得尖锐刻薄,而是要让女孩明白:善良要有底线,懂事要有边界。
所以今天想和屏幕前有女儿的妈妈们分享4句话。如果你也不想女儿莫名其妙受委屈,就一定要教会女儿说这4句话:
优米以前很敏感,经常被别人的评价牵着走。
同学说“你扎马尾好土”,她就整天惦记着换发型;陌生人一句“这孩子怎么不爱说话”,都能让她一整天不自在。
后来我告诉她:那些随意评判你的人,根本不在乎真相!他们不过是想通过否定你,获得一种“我比你强”的优越感。
这时候最有力的回应,不是急着辩解,而是平静地说一句:““关你什么事?”
现在小丫头已经能毫无顾忌地将这句话说出口了!
朋友家女儿朵朵的经历也特别有代表性。孩子刚上初中时,因为喜欢汉服,总被班里几个女生议论“穿得像唱戏的”“装什么文艺”。
一开始朵朵特别委屈,每次穿汉服都紧张得手心冒汗,甚至想过再也不穿了。
朋友告诉女儿:“她们说什么是她们的事,你喜欢什么是你的事。下次再有人说,你就看着她的眼睛说‘我穿什么,与你无关’。”
为了支持女儿,朋友也开始研究汉服,周末出门母女俩经常穿汉服亲子装,走在路上常被人要合影,小姑娘也越来越自信。
后来那几个同学再议论时,朵朵就按妈妈说的做了。据说,那几个女生愣了半天,后来再也没议论过她的衣服。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课题分离”。简单说就是:别人怎么评价你,是别人的课题;你怎么活,是自己的课题。
教女儿把“别人的评价”和“自我的价值”分开,才是对抗恶意评判的关键。
被说“你数学那么差,肯定学不好理科”,可以平静回一句:“我学得怎么样,我自己清楚,不劳你费心。”
被调侃“你这么胖,还敢穿裙子啊”,不妨笑着说:“我穿裙子是因为我喜欢,看不惯可以不看。”
真正厉害的不是堵住别人的嘴,而是让女儿明白:你的价值,从来不在别人的嘴里,而在你自己心里。
见过太多女孩在关系里“忍”成了习惯:
我们总教女孩“要大度”“要包容”,却忘了告诉她:自己的感受,比“包容”重要多了。
心理学大师萨提亚在家庭治疗模式中反复强调:“直接表达感受,是建立健康关系的基础。” 一个连自己感受都不敢说的孩子,很难赢得真正的尊重。
我现在告诉优米:如果遇到不舒服,就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妈妈不是让你去指责别人,但你可以陈述事实和你的感受。比如:
人交往的关键从来都不是“让所有人都舒服”,而是“我舒服,也让你知道我的界限在哪里”。
后台有位妈妈说,女儿最近总被同桌“绑架”:
同桌不想做值日,就让她帮忙;同桌没写完作业,就让她把本子递过去“参考”;甚至同桌想抄她的作文,还说“你不借我就是小气”。
女儿明明不愿意,却总被“‘小气’‘不够朋友’些词压着,每次都委屈答应。
想起一句话:“太多人活了一辈子,都没搞懂:‘我不愿意’这4个字,本身就是足够充分的理由。”
教女儿学会拒绝,不是教她冷漠,而是教她守住自己的边界。拒绝的关键,不是语气有多硬,而是态度有多坚定。
蒙特梭利在《童年的秘密》里写:“孩子学会拒绝的那一刻,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开始。”
拒绝不是破坏关系的洪水猛兽—,真正的朋友,会尊重你的“不愿意”;不尊重你拒绝的人,本就不值得深交。
有次去朋友家,她女儿小羽正对着镜子哭。问了才知道,班里有女生说她“眼睛小,笑起来像眯缝眼”,她就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躲在房间不肯出来。
朋友蹲下来抱着她说:“小羽,你记得吗?你的画总被老师贴在教室后面;你帮奶奶剥豆子时,剥得又快又好;上次下雨,你把伞借给没带伞的同学,自己淋着跑回来。在妈妈眼里,你一直都在闪闪发光呢。”
其实每个女孩心里,都藏着一个“自我评判官”。这个评判官如果总被别人的声音影响,就会变得越来越苛刻;但如果被父母的肯定滋养,就会变得越来越温和。
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女孩的自我价值感,70% 来自童年期父母的“无条件肯定”。
这种肯定不是“你考了100分真棒”,而是“你今天主动帮同学捡东西,妈妈看到了你的善良”;不是“你真乖”,而是“你坚持自己的想法,这特别好”。
要让女儿知道:“你很好,这和别人怎么说、怎么看,一点关系都没有。”
就像心理咨询师曾的:“一个孩子如果深信‘我本身就是好的’,那她面对世界时,自带一层‘心理铠甲’。”
养女孩就像种一朵花:既要给她阳光雨露,让她温柔绽放;也要给她立起花架,让她经得起风雨。
这花架不是让她长出尖刺去扎人,而是让她知道:
我可以对人微笑,但不会为了讨好而弯腰;
可以帮助别人,但不会为了面子而委屈;
可以听进建议,但不会为了认同而否定自己。
更新时间:2025-08-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