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精心策划、街区创意上新、假日市场火热、文化惠民不停…… 场景焕新迎假日,郑州文旅市场“新”意足

今年五一假期首日,郑州市入围国内热门出发城市TOP10;十一国庆中秋假期,郑州再次入围“国庆十大夜生活活力城市”榜单,从今年6月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运营开放,到城市新地标“亳都·新象”在国庆前夕闪亮登场,今年以来,全市文化和旅游市场在新场景、新活动的烘托中,在长假期、短假日的氛围里,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

景区花样迎客 玩法接连上新

作为吸引游客消费娱乐的重要目的地,2025年全市各大主题乐园和文商旅街区结合文旅市场所需,认真筹备,细致规划,推出了一系列新场景与新玩法,吸引着省内外游客奔赴前来。

在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1月引进的6只小熊猫为现有的“动物王国”添新增员,它们以呆萌可爱的外表很快便在线上线下“出圈”,成为游客心头所爱;“乐海神话世界”全新登场让神话传说与水上乐园创新结合;“星空草原”区域建设开放成为打卡拍照的全新选择。在刚过去的十一假期,该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33.13万人次,整体营收达到6997万元,并成功跻身全国热门亲子游目的地榜单。

“来场文化游,回到小时候”,在郑州中牟,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与建业电影小镇继续推陈出新,在新剧目、新场景、新演艺中继续创造优质文旅内容,为全国各地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今年4月,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带来年度“剧目更新”,全新编排或演绎的《红庙学校》《麦子啊麦子》《唱吧跳吧》等4部新剧“照”见当代游客心理需求,通过戏剧表演推动河南文化传播给更多受众。在建业电影小镇,以“回到小时候”为主题策划的系列活动让“丢沙包”“滚铁环”“跳皮筋”等80后经典游戏在景区重新上演,用回忆与复古吸引游客来体验。

水下“哪吒闹海”精彩上演、孤独症患者免费入园、“首席摸鱼官”在线招聘、公益活动接连不断……在郑州海昌海洋公园,贯穿全年的主题策划与特色活动让这座刚刚度过“两周岁”的极地海洋主题乐园展现出与时俱进的活力与风采。以2025年暑期为例,通过“海洋纳凉狂欢季”与泰国主题文化旅游活动“泰鲸喜狂欢月”相结合,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外地游客同比增长近6%,综合营收同比增长近31%,逐步成长为省内外游客旅游目的地与城市文旅新名片。

除此之外,郑州嵩山少林景区、黄河文化公园、郑州绿博园、康百万庄园等文旅景点也在节假日期间结合自身特色与差异化优势,推出各类文化活动与入园福利,让城市经典文旅IP与市民游客需求相结合,丰富文旅资源供给,增添游客出行选择,为“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的城市品牌增光添彩。

佳节连成长假 市场热力十足

2025年,古老历法与传统佳节的巧妙组合,让这个乙巳蛇年假日连串、热度不断。

新春佳节,以“见‘郑’欢喜年”为主题的一系列文旅活动开启了文旅市场消费的火热序幕。包括“春漾花灯”“普惠万家”“大美非遗”“璀璨烟花”等7个板块在内的200余项文旅活动,点燃郑州“非遗年”。2月5日,抖音生活服务发布《2025年春节消费数据报告》,郑州团购消费火热出圈,与北京、上海并列成为全国团购消费TOP3。

五一接续“清明”,假期春意正浓。4月4日清明节,5月1日劳动节,接连紧凑的假期让明媚春光得以连续体验。清明假期,踏春、赏花、游园等外出活动为郑州文旅经济注入活力,从荥阳古柏渡的樱花盛开,到郑州绿博园的缤纷花海,一幅幅春日盛景吸引超400万人次来到郑州尽享美好;五一假期,郑州市以“见‘郑’芳菲季”为主题,策划推出210余项文旅优惠活动和措施,假日期间全市接待游客超1100万人次。

端午连接六一,粽香携有童趣。2025端午假期恰逢六一儿童节,市民游客在非遗表演与民俗市集中看龙舟、包粽子、编五彩绳,感受传统文化与民俗体验的“零距离”,又在亲子出游、童心怀旧等特色主题中感受幸福与欢乐,度过了一个仪式感十足的端午佳节。

国庆遇见中秋,“双节”邀您畅游。10月4日,高德扫街榜发布国庆夜生活报告,郑州成功入围“2025国庆十大夜生活活力城市”榜单。国庆节前夕开街的文商旅街区“亳都·新象”更是在开街10天的时间里吸引客流量超百万人次,快速跃升为金秋时节现象级打卡地与城市发展“新地标”。此外,商都阜民里8天累计接待游客42.98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689.6万元,游客人数同比增长123.27%,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70.796%。“双节”期间,新街区、新场景、“心”服务一扫连绵秋雨的天气阴霾,让文旅市场依旧活力满满。

文旅文创融合 惠民活动不停

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离不开优质内容的持续供给。2025年,郑州迎来了一系列重磅文物与艺术作品展览,在塑造城市“文艺范”的同时,也吸引了游客的消费与体验。今年以来,“孔子周游列国展”“丝路华章——唐代青花瓷瑰宝展”“国宝回家乡——纪念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考古新发现展”等一系列主题展览吸引市民群众入馆参观,在带动城市“文博热”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创消费的激增。

以河南博物院为例,通过设计创新、文化解码与消费转化三重驱动,博物院于今年推出的“珐琅镶玉葫芦”冰箱贴上线即成爆款,16天销量就突破2万件,上半年文旅文创综合营收6612.4万元。此外,郑州美术馆也在举办“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郑风·河韵”中国大城市专业画院优秀作品联展的同时,引入《玄鸟生商》VR沉浸展、《斗罗大陆》XR沉浸式体验展,给游客提供不同种类的观展体验。

在文化惠民方面,2025年郑州市“舞台艺术送基层”活动继续走入商圈、学校、企业,为群众带来高质量艺术表演。创新推出的“郑州有戏·流动的艺术”沉浸式文艺演出也将近30场“轻量化”艺术快闪带入市井烟火与街角巷边,无论是阜民里街区还是碧沙岗公园,市民游客都能在转角间邂逅艺术惊喜,感受演艺氛围。

景区精心策划、街区创意上新、假日市场火热、文化惠民不停……面向2025年第四季度的冲刺收官,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市财政局、市体育局共同印发《郑州市演艺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奖励政策》,用一系列奖补措施进一步繁荣文旅市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郑州打造“文旅强市 演艺名市”,推动文旅产业真正成为造福于民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让市民与游客都能体验到“诗与远方”带来的幸福美满。

本报记者 李居正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旅游   惠民   假日   市场   创意   郑州   景区   街区   场景   精心   文化   游客   郑州市   假期   城市   国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