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早上9点多,喜马拉雅山脉的卓玛康峰发生了一场雪崩,
这支由12名登山者和向导组成的队伍正准备向海拔6332米的峰顶进发,雪崩冲毁了他们的大本营。
当天深夜,救援人员找到了3具遗体:一名法国人和两名尼泊尔人。
另有四名登山者——两名意大利人、一名德国人和一名加拿大人,
恐怕也已经遇难,但搜寻还在继续。
就在事故前一周,气旋"蒙塔"席卷南亚,给尼泊尔带来强降雨和降雪。高海拔地区的积雪层因此变得异常松散。
尼泊尔水文气象部门10月初就发布过预警,提示高海拔区域存在雪崩风险,呼吁暂缓高海拔徒步。
卓玛康峰登山队显然没有充分评估风险,他们在雪崩发生前一小时刚离开大本营,正处于海拔5000米以上的危险区域。
这里的积雪在气旋影响下已经形成不稳定的层状结构,轻微震动就可能引发连锁崩塌。

救援行动从事故发生后立刻启动,但始终受制于恶劣条件。
多拉卡县副警司吉安·库马尔·马哈托说,首架救援直升机当天午后降落在距大本营步行五小时的纳高恩地区,但因为持续降雪导致能见度不足,无法直接抵达事发地。
救援队员只能徒步穿越积雪齐腰的山路,每前进一公里都要耗费数小时。
该区域缺乏基础救援设施,伤员转运需要先通过人力搬运至直升机起降点,再送往加德满都的医院。这延误了最佳救援时机。
尼泊尔向导协会负责人普拉丹说:"偏远山区的救援成本极高,仅直升机每小时的飞行费用就超过5000美元,而且受天气限制极大。"
同一周还有两名意大利人失踪
就在同一周,尼泊尔西部潘巴里山的两名意大利登山者斯特凡诺·法罗纳托和亚历山德罗·卡普托因暴风雪被困。
经过三天搜救,救出了65岁的同伴韦尔特·佩尔利诺,但这两人仍然下落不明。
回溯10月,珠穆朗玛峰附近也因恶劣天气导致数百名徒步者被困,部分人因体温过低险些丧命。
这些事件指向一个问题:喜马拉雅登山的安全风险正在加剧,而尼泊尔的登山管理和救援体系还存在明显短板。

尼泊尔的旅游业严重依赖高山探险,每年吸引超过百万游客,贡献全国GDP的8%。
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安全管理的漏洞日益凸显。
尼泊尔自2023年起扩大徒步禁令,要求偏远地区旅行者必须聘请认证向导。2024年又出台珠峰新规,限制经验不足者登顶。
执行层面的松懈让规定成了形式。
这次卓玛康峰登山队虽然配备了当地向导,却没有按要求提前向当地警方报备详细行程。事故初期,救援人员难以准确定位。
部分旅游公司为了争夺客源,刻意淡化风险提示,甚至接纳缺乏高海拔攀登经验的游客。
12人的登山队,现在找到3具遗体,4人恐怕已经遇难,剩下的5人情况不明。
救援队员还在积雪齐腰的山路上艰难前进,直升机因为天气原因飞不进去,伤员转运只能靠人力。
卓玛康峰海拔6332米,不算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但在气旋"蒙塔"过后一周,这里的积雪层已经变得极不稳定。

登山队在雪崩发生前一小时离开大本营,正处于海拔5000米以上的危险区域。他们应该看到了气象部门的预警,但还是选择了继续前进。
秋季确实是尼泊尔的登山黄金季,
天气晴朗,能见度高,很多登山者都选择这个时候来挑战喜马拉雅山脉。
但"黄金季"不等于"安全季"。
气旋"蒙塔"在10月底席卷南亚,给尼泊尔带来的强降雨和降雪改变了高海拔地区的积雪状况。原本稳定的积雪层变得松散,形成了层状结构。
这种情况下,任何轻微震动——可能是登山者的脚步声,可能是风吹过山体——都可能引发雪崩。
气象部门10月初就发布了预警,但卓玛康峰登山队还是出发了。

尼泊尔向导协会负责人普拉丹提到的数字很惊人:直升机每小时飞行费用超过5000美元。
这还是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持续降雪导致能见度不足,直升机根本飞不进事发地。
救援队员只能徒步前进,每前进一公里都要耗费数小时。
这不是钱的问题,是物理条件的限制。积雪齐腰的山路,海拔5000米以上的稀薄空气,持续的降雪,这些都在阻碍救援。
伤员转运需要先通过人力搬运至直升机起降点,这段距离步行要五小时。然后才能飞往加德满都的医院。
最佳救援时机,就这样被延误了。
潘巴里山的两名意大利登山者失踪,珠穆朗玛峰附近数百名徒步者被困,卓玛康峰的雪崩。
这些都发生在11月的第一周。
喜马拉雅山脉的危险性,在这一周里集中展现了出来。
气旋"蒙塔"过后,高海拔地区的天气状况变得极不稳定,登山活动并没有因此暂停。
尼泊尔的旅游业需要这些游客。每年超过百万的游客,贡献GDP的8%。
但游客的安全呢?
更新时间:2025-11-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